60秒,1070万!《中国好声音》决赛广告投标会上,这两个数字造就了中国史上最贵单条广告,更成为日化快消行业娱乐营销战白热化的最新注脚。
分析人士指出,无论是加多宝2.5亿冠名《中国好声音》,还是立白2.35亿元拿下《我是歌手》,每个品牌的后续推广费用往往不会低于冠名费用,因此对很多企业来说都可以算是一场“豪赌”,但这种“豪赌”带来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通过“高大上”的冠名赞助,本土日化快消企业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不断攻城略地,扩大市场份额。
案例分析:六必治冠名赞助《嗨!2014》
除了《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经典案例,仅以3000万左右的代价,即拿下《嗨!2014》独家冠名权的蓝天六必治,无疑成为市场黑马:数据显示,不计算央视的收视率,仅通过腾讯视频平台,《嗨!2014》的播放次数已过亿,“不怕口腔问题,绽放健康笑容,《嗨!2014》由六必治牙膏独家冠名播出”的口号更被数亿人次接收、认同,六必治也超预期实现了“借由节目冠名,为转型后的六必治快速树立起全新的品牌形象,为品牌未来的大整合营销奠定基础”的期望。
更重要的是,除了传统媒体如电视、网站等平台外,六必治还利用社交媒体策划了广受消费者欢迎的互动活动。“社交媒体的核心就是让消费者感兴趣,从而实现几何级的传播,基于这个认识,我们策划了包括卡通牙齿形象漫画、吃货晒美食照片活动、微信小游戏,以及搞笑病毒视频在内的多种内容形式,让消费者在多平台、多层次中,在游戏与互动中,知悉、了解、认同六必治品牌与‘防上火’核心功效,最终活动整体曝光超1.6亿人次,而成本不到冠名费用的1/5。”六必治相关负责人透露。
娱乐营销的成功,除了让六必治品牌和产品形象能得到提升外,更将对产品的销量起到积极的拉动作用。对此,立白集团媒介传播部总监王冬的观点很有代表性,面对新的消费群体,必须有新的营销方法,必须与消费者在情感上沟通,而娱乐营销显然是最佳途径,“以往是教育式的沟通,告诉消费者应该怎么做,而现在是告知式的沟通方式。”
市场趋势:本地和尚更会念经
一方面都是本土日化行业在娱乐营销方面的激烈争夺,另一方面是外资巨头屡屡缺席中国最优质的娱乐营销争夺,既凸显外资巨头不能紧跟中国市场潮流的现状,更预示着已屡屡在互联网、家电行业、手机上演的“本地和尚更会念经”一幕正在日化快消行业中发生。
“随着市场的发展、消费者的成熟、外资公司几十年来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本土日化快消企业已经站稳了中低端市场,有望向高端消费市场扩张,凭借灵活的营销方式,加上更了解中国人需求的产品研发,以六必治为代表的本土品牌将持续赢得市场。”一位业内人士指出,“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社交媒体等新型平台的兴起,以及电视媒体的强势依旧,类似六必治这种‘冠名+社交媒体’的娱乐营销策略将是行业‘标配’,成为抢占市场的一大利器。”
关键词: 日化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