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移动医疗领域的投融资案例及金额出现爆发性增长。8月,春雨掌上医生获得5000万美元C轮融资,创下此前国内移动医疗领域最大单笔融资记录,但仅维持了一个月;9月,丁香园获得腾讯7000万美元投资;10月,挂号网获得腾讯领投1亿美元投资。数据显示,截至11月,2014年国内移动医疗领域共完成融资案例31起,已公布金额总计4.99亿美元,移动医疗产业进入资本爆发的一年。2011年至今,该领域投融资案例已接近70起,公布金额总计6.7亿美元。
资本争相涌入
移动医疗又称为互联网医疗或在线医疗,是伴随互联网快速发展而兴起的新应用,2011年移动医疗概念被正式引入我国。移动医疗将优质医疗资源借助移动设备和互联网进行服务延伸,充分发挥出移动设备的便捷性及互联网的效率性,使得传统医疗的信息采集、监测、诊断、治疗和咨询通过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和手机APP(移动端应用)与医院资源相连,实现医疗信息的跨国家、跨城市分享,多地医生会诊也可轻松实现,无形中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截至2013年年底,全球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已突破45亿美元,市场普遍预计到2017年,规模将达到230亿美元。
世界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移动医疗领域,利用其在互联网领域的优势,结合可穿戴设备与信息采集处理平台,实现在该领域的强势布局。谷歌公司投资基因诊断、远程诊断、医疗保健等公司,同时启动Baseline项目,收集个人生物信息;苹果公司推出Healthkit移动健康平台;三星公司推出S-Health。
2014年,国内以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巨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也加速布局移动医疗领域。
5月,阿里巴巴公司支付宝宣布“未来医院”计划;7月,百度公司与北京市政府联合发布北京健康云平台;9月,腾讯公司7000万美元投资丁香园,10月再度参与挂号网融资。
此外,传统医药公司也纷纷布局拓展移动医疗产品,九安医疗(002432)早在2010年就推出了iHealth系列产品,今年9月,九安医疗公告称旗下新设实体iHealth公司将引进小米科技2500万美元战略投资,iHealth将成为小米公司移动健康领域的合作伙伴;8月,乐普医疗(300003)宣布收购医康科技,旨在构建可穿戴设备和服务平台;去年,泰和诚面向患者推出了“掌上好医”系列移动医疗产品等。传统医药企业旨在拓展新业务,为企业的发展打开更大空间。
易观国际分析师郭阳表示,从宏观环境看,我国医疗资源稀缺,分布不均匀将为互联网医疗用户的获取创造了有利条件。近来国家对互联网医疗的开放政策,加速了该行业的发展。
国内巨头开启盛宴
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巨头依靠自身互联网技术、移动支付和大数据等领域的优势,开始拓展围绕传统医疗领域的跨域版图。
阿里巴巴支付宝推出“未来医院”计划,计划首先建立起移动医疗服务体系,实现挂号、候诊、医院导航、缴费、取报告以及医患互动功能;其次激活医疗服务的“全生态链条”,将提供在线完成电子处方、就近药物配送、转诊、医保实时报销和保险实时申赔等服务;三是,利用基于大数据的健康管理平台帮助用户防病。
据阿里巴巴方面介绍,截至目前,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南昌等城市,共有15家医院与支付宝达成合作,每天通过支付宝钱包挂号、就诊缴费的患者超过1万名。
腾讯微信则在广东启动试点。6月底,首家微信全流程就诊平台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上线,可用手机完成预约挂号、挂号、缴费、候诊队列查询和检查报告查询等就诊流程。腾讯微信方面介绍,目前,全国已有近40家医院在推进微信全流程体验。
百度为其智能健康平台Dulife找到有力助推方。7月,由北京市政府倡导、百度牵头的北京健康云平台发布。北京健康云是指市民通过佩戴智能血压仪、心电仪、手环等可穿戴设备对身体情况进行即时监测,数据会实时传到云端。医生和专家通过云端传输过来的监测数据,对市民身体情况进行诊断,并对市民进行提示。
据了解,北京健康云采用治“未病”的方式,将大病化小,小病化了,预计约有70%市民的疾病可以得到预防或病症得到减轻,北京健康云将形成一套全新的健康服务模式。
拓展核心医疗服务
投中集团研究院认为,目前我国移动医疗产品主要集中在远程医疗、疾病管理及专业社区三大方向。相比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医疗卫生条件及渗透率都处于较低水平,移动医疗的相关产品也仍然以检测、信息及诊断类为主。
截至目前,我国互联网医疗都还是依附于传统医疗。在移动互联技术快速发展,政府大力支持和资本市场热烈追捧的三大助推力之下,互联网医疗已经进入医疗的各个细分领域和关键环节,然而,能否最终形成多赢的商业模式,并真正助推医改向前走一步,还有待更多突破。
有分析指出,未来移动医疗产品将会向着三大重点领域发展:首先产品便捷性更强,用户更具针对性;其次与可穿戴设备协同发展,通过可穿戴设备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全程监测、记录,并最终为医生提供合理的治疗建议;移动医疗产品多样及信息化,让患者、医生及医院用户获得多元化服务。
在移动医疗产业爆发的热潮中,传统医疗与移动技术不断加速融合,然而传统医疗的核心服务是难以被替代的,在医疗资源转到线上的大趋势中,也出现了从线上营销转向线下服务的趋势。
刚获得腾讯7000万美元投资的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认为,传统医疗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核心医疗服务,另一个是外周医疗服务。通过手机挂号、支付、查询化验单以及买药、医院导航等移动服务,极大地提升患者的体验,降低复杂度。这些外周的医疗服务,进行移动方面的尝试相对容易。
医疗服务的核心就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服务,存在两个前提:一个是医疗质量,一个是患者安全。这两条前提恰恰阻碍了移动医疗的深入发展。李天天认为,医疗的核心服务从来不是以患者满意为核心的,更不是以患者方便为核心,恰恰以患者的安全为核心。脱离这个范畴的医疗咨询带来的风险大于收益。
拥有200万专业医生注册用户的丁香园没有开拓线上诊疗咨询业务,构建学术营销渠道、从事专业数据推广、打造权威医学信息源成为丁香园网站的主营业务。丁香园下一步计划开展线下诊所业务,“线上简单的交流给患者带来的风险远远高于收益。医疗需要有线下的基础服务作为根基,在线上才能长得更茁壮”。李天天表示。
关键词: 移动医疗 融资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