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各种政策接连下来,各种动作次第展开着,对于民营医疗来说,就像多年的雾霾等来了北风。民营医疗经过多年苦熬,这次真的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吗?
冯仑力挺莆田系:大家对它们有误解
说及民营医疗,就不得不提到“莆田系”。据国家卫计委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0月底,民营医院共10877家。在全国各地从事医疗产业的莆田人达到6万多、举办的民营医院有8000多家。占80%左右的莆田系俨然成为了中国民营医院的王者。冯仑认为,“说莆田系等于是说民间医疗”。
2014年7月,俞敏洪炮轰莆田系民营医院成为行业大事件,引发网络热议。这次事件折射出一个现状:在网友心目中,许多民营医院已经模糊地打上了“不靠谱”、“低端”、“赚黑心钱”的标签。在草莽时代发展起来的莆田系医疗,很难得到公众以及走高端医疗路线的民营医院的认可。
“大家以前可能对莆田系有些误解,其实不光是莆田系,改革30年来,我们对民间出现的所有的东西开始都有误解,马云一开始大家还都误解他,俞敏洪开始刷小广告的时候大家也误解,今天都追捧他俩。只不过莆田系不大会讲,因为它基本上是埋头苦干。”冯仑为“莆田系”辩解道。
据冯仑介绍,去年10月医疗健康盟成立之后,迄今为止,除了泰康、华夏医疗、万通控股和华大基因之外,还包括福建莆田系的一些优秀企业,大概现在是16家,组成了一个策略联盟,“就是来管大健康的”。
东软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卢朝霞表示,从资源配置来讲,现在中国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属于倒三角的模式,所有优质医疗资源是在大城市、大医院。她说,在二三线城市,莆田系已经培养了20年,现在国家已经允许混合所有制办医,要加快速度往前走。
移动医疗让医疗信息企业很尴尬
数据统计,到2017年,全球移动医疗市场的发展将带来230亿美元的收入,折合人民币约1444亿元,中国移动[微博]医疗(服务业)市场规模或将阿道125.3亿元,到2023年,中国移动医疗(服务类)市场规模将达到1986亿元。
这样的数字让人瞠目,但移动医疗却不是天方夜谭。2014年下半年以来,以春雨医生的5000万美元C轮融资为起点,到10月挂号网拿到1亿美元的C轮融资,国内移动医疗领域热钱涌动。腾讯阿里也是磨刀霍霍,腾讯两个月狂砸1亿7千万美元入驻丁香园和挂号网,阿里巴巴数年前就已经入股了寻医问药,今年又入股了春雨医生。小米也不甘寂寞,开发了“小米手环”,可以实时监测人们的睡眠质量和身体状况。
“世界是我的,世界是你的,但终归是BAT的。”人们对于以BAT为首的互联网巨头们有一句戏谑之语。“颠覆,颠覆,为什么它们到哪儿都是颠覆?”这不,又到了医疗行业。似乎互联网到哪儿都带着一股杀气。
天健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姜跃滨说,做这个行业20年了,一直做医疗信息化,还做得挺好。“不久前人家还说我们叫创新型企业,但是不知道哪一天突然把我们叫传统企业。为什么叫传统企业?原来移动医疗来了。智能手机、云计算、大数据,都来了。我们不仅是个‘传统’,人家还要颠覆传统。这样一来我们就变得很尴尬。”
卢朝霞认为,现在有一种病叫“互联网焦虑症”。“现在大健康行业炒得太热了,以至于在这个行业里只要拿一些东西都认为是移动医疗。”
传统的医疗信息企业也在转型中。今年,东软熙康和宁波市合作成立中国首家“云+端”、020(线上线下相结合)医疗服务模式——宁波市云医院平台。“(东软集团(15.55, -0.06, -0.38%))董事长刘积仁就说,我们是做军火商、做炮弹的,我们期望你们打,我们背后做支持。”
卢朝霞认为,做移动医疗,首先应该考虑医疗是和人的生命是有关系的,因此安全是第一位的。第二,隐私保护是必需要保护的。第三,做移动医疗、移动健康,必须合理、合法、合规。
关键词: 大健康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