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看
“亲情派”的另一代表企业海底捞。它总是从同一个地方招工,甚至是从同一家族招工,因为它相信,员工如果可以和亲戚朋友一起工作,自然就开心。此外,它每个月还会给优秀员工的父母寄几百元钱,那些农村老人大多没有养老保险,这笔钱就是他们的保险,反过来,他们会一再叮嘱孩子在海底捞好好干。很显然,海底捞对自己的留人手法很自信,一本《海底捞,你学不会》的书
因此畅销。
但是,除了令人愉悦的情谊,还有一点不可否认:星巴克和海底捞
都在高速扩张,星巴克2015要在中国开够1500家分店,海底捞创始人张勇也曾说,60多家分店对海底捞远远不够,他的目标是尽快达到2000家。
企业大泵高速扩张的同时,良好的职业愿景,升职通道也摆在了星巴克和海底捞的每一个雇员眼前。但是,星巴克们和海底捞们,他们高速扩张的运作模式,还能维持多久?一旦出现崩盘,他们引以为傲的用人哲学到那时还能管用嘛?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