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8月28日隆力奇发展26周年之际,徐之伟又提出了“世界的隆力奇、百年隆力奇”的发展目标。隆力奇依然敢于开拓和变革,他们开始描绘更宏伟的发展蓝图:隆力奇要布局全球市场,使民族日化能够在世界上发出中国的声音,确保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日化市场保持明显优势,要从做“产品”向做“品牌”变革,进而推进中国日化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隆力奇正在按照规划的主要目标,采取多项措施加快国际化进程的发展。隆力奇将全面打响国际人才的争夺战。隆力奇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大规模地引进化妆品、养生保健品、医疗健康器材等方面的国际顶级的科研、营销、管理、策划和推广人才。隆力奇始终秉承以创新求发展的理念,积极实施企业文化战略,加大技改力度,加快新品开发,加速人才引进,加强内部管理,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壮大,牢牢占据着本土日化行业的领军地位,隆力奇商标目前已在全世界183个国家注册,同时,已经在国内外成立八大研发机构,在马来西亚、南非、喀麦隆、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及台湾等地区成立销售分公司。主导产品覆盖欧美、东南亚、中东、非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上半年,隆力奇实现税收同比增长 28.29 %的骄人成绩,同时,隆力奇今年下半年的目标就是,隆力奇将在全世界20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成立销售分公司,全面打造隆力奇的世界品牌。
据了解,外资日化三强中,宝洁在中国的年销售额超过200亿元,联合利华在100亿元左右。而国内四千多家日化企业,大部分销售规模在几千万元以下。直销巨头安利去年在华营业额也超过了270多亿美元,占到其在全球销售额的1/3。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日化行业与家电、乳制品、机械、汽车、服装等行业相比,是最为惨淡而失败的行业。国际日化巨头蚕食中国80%以上市场,本土企业并购之疡使得中国日化品牌的话语权正慢慢丧失,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现状。现如今,叫得响的本土日化品牌只有像隆力奇等寥寥无几的企业,而且越来越少。一旦全部被外资品牌所掌控,中国的日化企业就可能沦为外资的加工厂,企业产品、技术、管理、财务、营销乃至定价权全部掌握在外资手中。一旦外资企业举起涨价大旗,只占少量市场份额的本土品牌只能行跟风、随和之势。
徐之伟经常这样一个案例:宝洁自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至今,利润以平均每年140%的速度增长。仅洗发水就占据了中国超过六成市场份额。当时进入市场时期200ML洗发水售价就达18元左右,然而,由于民族品牌的竭力抗衡,迫使宝洁等在中国市场的日化巨头不得不重视价格战,现在宝洁的推出400ML洗发水,有的品牌售价仅9.9元,中国民众得到的实惠显而易见,这就是民族日化奋力竞争的结果。
为了确保发展后劲,隆力奇自2011年开始斥资6亿元,建造世界一流的“智能化新工厂”,引进了世界一流的自动生产线和生产设备,如意大利ACMA、诺顿牙膏机、德国GEA乳化锅、英国勃朗生产设备;建造自动化配送大仓,进一步扩大研究所的空间和现代装备,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档次、产能;斥资上亿元建造全球直销中心;为丰富员工的生活斥资1亿多元完善基地配套服务设施;为了进一步凸显工业旅游的魅力,在规划中投资3亿元建造医疗美容和健康体检中心、投资2亿元建造博物馆。
市场化的过程无疑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正如奥运选手在赛场上竞技博弈一样,优胜劣汰是一条永恒不变的定律。抢占时尚健康产业阵地义不容辞隆力奇正胸怀爱国情节、民族志,在充满坎坷的发展道路上抗起民族品牌大旗,为振兴民族日化而努力。(龚伟)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