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用这样的行动,昭示了一家中国企业对于世界经济、对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信心。有两个基本判断,从2008年延续至今。第一个是针对世界经济形势的——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肇始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至今仍在肆虐全球。如何走出这场危机,从新加坡到日本横滨,从美国夏威夷到今年的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APEC一直在苦寻良策。但遗憾的是,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之路依然坎坷难行,各种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仍存在。第二个则来自于对中国经济形势的思考。在经历了30年高速增长奇迹之后,中国经济下行趋势开始显现,部分中小型企业进入艰难时刻,中国经济显然已到了一个必须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才能继续前行的拐点。
在这样的时刻,信心确实比黄金重要。得益于经济全球化给三生国际化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三生怀着感恩之心,用行动向世界宣告:世界经济的未来肯定光明,中国经济的前景肯定无限美好。
三生的信心,深思熟虑。它源自在APEC舞台上对中国和世界经济走向的细致观察,更来源于对公司在短短数年间快熟成长的深刻审视。三生坚信:只要深刻把握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整合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资源,中国经济舟行万里,或许一路上会遇暗礁暗流,但风帆所向,风景赏心悦目!
而三生的国际化梦想,也必会因APEC而羽翼丰满,光洁可人!
创新模式
三生探索可持续的国际化之路
立足于和谐发展、永续发展的理念,三生一直在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战略。
中国的中小企业,与三生有着同样的国际化抱负的不在少数。然而,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折戟沉沙的也不在少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习水性。也就是说,去了之后,不知道融入当地市场,缺少对市场的掌控能力,以致于不能扎根。
诚如本届APEC峰会主题“发展的挑战”所宣示的那样,三生在APEC舞台上悟到了成功“走出去”的真谛:国际化不可仅凭满腔热情,而应深思熟虑。只有与当地市场融为一体,才能有长足发展,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模式,才能迎来国际业务的繁荣,稳扎稳打才能获得永续发展。
2010年,三生在刚刚布局全球时,最初采用的是很多中国企业“走出去”时常用的代理制。即在当地寻找一个有实力的代理商,利用其现有的渠道和关系,迅速打开当地的市场。对并无多少跨国经营经验的很多中国公司而言,这一策略当然简便易行,见效迅速。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由于无法直接参与代理公司的管理,中国母公司对当地市场的掌控能力严重不足,后续的服务体系也无法跟上,最终可能会导致“水土不服”的情况。
三生此次开拓越南市场,果断地抛弃了这一模式,而代之以自建公司的方式谋求在当地站稳脚跟。三生越南公司,也由此成为第一个完全由三生自己掌控的国外分公司——越南公司由三生自主组建,管理人员完全由三生从国内派出,在当地市场推广自有品牌。“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产品、品牌、价值观都能同步输出,保证了母公司对当地市场的掌控能力。”三生董事长黄金宝自信满满,“这一模式,我们会在以后开拓国际市场时进行复制。我们想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师其长技
三生国际化战略的“破壁”之举
APEC的一个重要使命,是探索在亚太之间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可能性。在全球经济复苏之路坎坷难行的当下,这一凝聚全球力量汇聚全球智慧的共识显得尤为珍贵。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APEC各成员发展程度的不同和千差万别的利益诉求,以及复杂的地缘*经济形势,无疑为地区一体化的实现增添了许多变数。
各国为保护自己而设立的各种贸易壁垒,就是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的直接体现。对有心走向全球的中国企业而言,这些贸易壁垒的存在,是通往国际化道路上的巨大障碍。只有突破它,才能获得坦途。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