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安利中国的员工们如约收到了他们亲切称呼为郑太的郑李锦芬董事长每月一封的家书。不过,在这封家书里,郑太没有像往常那样,跟大家畅谈公司大事、娓析重大决策、分享人生感悟,而是告诉了大家她深思熟虑的退休决定:“在安利走过34载精彩年华之后,我决定步入一个新的人生阶段。”此时此刻,我们不禁回想,郑李锦芬,这个在安利发展史上熠熠闪亮的名字,她走过的34年,是怎样一段荡气回肠的征程,又是怎样一幅锦绣芬芳的人生画卷……
人生如画,浓墨淡彩间,恰是生命的流转与体悟。34年前,郑李锦芬,一个24岁的香港女孩儿毅然放弃了港府行政官员的金饭碗,走进一家刚刚开业两年多、名叫“安利”的美资公司,由此开始了一段34年的安利情缘,收获了一个丰盛完满的结局。
“最优秀的经理人,永远都是自强不息的,追求一种‘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的境界。”
回想与安利34年的相遇相守,郑太说,这份缘分是偶然,也是必然。1977年,《南华早报》显著位置上刊登的一则安利香港分公司招聘秘书的广告,让她走进了当时只有5人的公司。在干好秘书工作的同时,她还如饥似渴地观察、学习公司的经营和管理。短短三年,她凭借聪慧、执着和才华脱颖而出,28岁就被任命为安利(香港)总经理。
作为香港安利的掌门人,郑李锦芬很快就让人们领略到她的魄力。1982年,在她的积极推动下,安利(香港)打破传统,在繁华的市中心设立了安利全球首家临街发货中心,一时传为业内佳话。而1984年,几位极具市场影响力的营销人员拒绝遵守公司的商德约法,造成恶劣影响。这时,总是浅笑盈盈的郑太展现出果敢坚定的一面,为了维护大多数营销人员的利益和公司美誉,她毅然决定终止与他们的合作,这个举动在当时的安利全球市场中是史无前例的。就这样,这位年轻的女掌门不断地释放出巨大能量,带领同仁推动安利(香港)业绩节节攀升。
1987年,时值台湾市场遭遇直销风暴,猖獗的层压式诈骗行为扰乱市场秩序,引发媒体纷纷大力声讨直销行业的负面影响。台湾安利亦遭受冲击,市场低迷。郑太临危受命,带领管理团队迎接挑战,终以公司实力和良好商誉战胜困难,迎来彩虹。经过多年的发展,安利在港台两地发展喜人,均为两地当之无愧的业内领军企业。2009年,安利(香港)虽然已是35年的成熟市场,依然步态稳健;而台湾安利也在全球经济危机的恶劣环境中一枝独秀,以16%的增长在业内傲然领跑。
职业经历:
●1977年3月 安利(香港)行政秘书
●1980年1月 安利(香港)总经理
●1987年4月 安利台湾及香港地区董事总经理
●1992年9月 安利大中华地区行政总裁
安利(中国)董事长
●2005年4月 美国安利公司执行副总裁
安利大中华及东南亚区行政总裁
安利(中国)董事长
“如果说香港是一个河塘,台湾是一个湖泊,那么大陆就是一个海洋。”
90年代初,虽然当时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能否持续不乏观望,但密切关注时政的郑李锦芬清楚地看到:中国的大门打开了,就不会再关上。为此,她上书美国总部,一句“不到中国,就不是真正的跨国企业”打动了创办人家族和总部高层。1991年,创办人之一理查•狄维士先生亲自赴华考察,确定了进入中国的战略方向,并接受郑太的建议,选择在广州经济开发区安家落户。
对于郑太和她的团队而言,在中国市场面前他们几乎是一张白纸。那段时间,郑太频繁来往于港穗两地,与政府保持密切沟通,带领管理团队了解涉及公司运营的方方面面问题,不会就问,不了解就实地考察,许多事情都是亲力亲为,甚至一向以优雅著称的她,也会穿着精致套装坐着“摩托”穿梭在广州市区和开发区之间……就这样,她带着几个操着各种口音普通话的海外华人,一路摸爬滚打,终于在南巡讲话的那个秋天,一起见证了安利(中国)工厂的盛大奠基。站在自己无数遍走过的土地上,郑太在心里对自己说,安利在中国的路才刚刚开始。
1995年,安利(中国)正式开业,从广东、福建两省开始,一路开疆拓土,形势喜人。然而,由于非法传销甚嚣尘上,1998年4月21日,一纸直销禁令让安利等多家正当直销企业受到牵累。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她知道许多双眼睛都在看着自己。她第一时间带领管理团队取得美国总部的理解与支持,确立了“不慌、不乱、不离、不弃”的8字方针,连夜向全体营销人员发出了一份短短千字的立场声明,表达了理解和支持政府、尊重国情的鲜明态度,做出了全力维护营销伙伴和员工切身利益的承诺。
接下来的几个月,郑太与主管部门保持了频密的沟通,增进他们对安利的了解和信任,为企业未来的发展谋求出路。当年7月,在时任国务委员吴仪女士的主持下,安利等十家外资直销企业获批以“店铺+雇佣推销员”的方式恢复经营。面对独特的国情和现实环境,郑太和公司高层选择了迎难而上、选择了勇敢地面对成长的阵痛,积极调整业务模式适应国情,探索新路。十多年间,安利(中国)历经五停五改,其中最长的一次,公司主动连续22个月停止营销人员加入,以极大的勇气挑战适应力的极限。2005年,中国出台了直销条例,安利最终顺利获得了直销牌照,并以多元模式在华开展经营。
在不断尝试、不断修正的磨合过程中,郑太并没有感到太多“痛苦”。天赋的商业智慧、对安利乃至全球直销业发展历史的稔熟,早已让她懂得“变是永恒”。更何况,在积极求变的背后,是对一份信念的坚守——“我们做的是问心无愧的事情,是对国家、对市场、对社会有益、有建设性的事情。”正是这个信念,让她纵然身在险滩急流,也总是临危不乱,坚定不移。
“安利销售的是产品,不是制度。”
多年后,回看那段峥嵘岁月,郑太在接受中央电视台《商道》专访时笑言:“我没有选择,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我最有精气神的时候!” 在她的带领下,安利以大开大合的大手笔、大气魄、大举措,一路“摸着石头”过河。而她的勇于尝试、大胆创新,也写下了安利全球无数个第一次,最终描绘出一幅别开生面的辉煌图景:
在她的领导下,安利(中国)广设直营店铺,提升企业透明度,为营销人员提供更有力的支持,目前安利店铺已经遍布了中国200多个城市;安利(中国)首开先河,邀请极具号召力的明星代言产品品牌电视广告,今天,安利品牌家喻户晓。郑太的*远瞩,还体现在对安利长青基业的深谋远虑。为推动安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安利(中国)设立了安利全球首个营销人员专属的培训机构,致力打造一支有德有才的营销队伍。而这一杰出的商业实践荣膺《哈佛商业评论》“管理行动奖”。专家点评说,此举不仅是安利全球的最佳实践,也是直销业的远见之举。此外,郑太还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纳入到公司的发展战略,安利(中国)三度荣获中国政府最高慈善奖——“中华慈善奖”。在浓浓的公益氛围中,5万多名安利营销人员加入志愿者行列,成为推动和谐社会的积极力量。
郑太常说,“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在她眼中,一个寻常的事情也可以做得不同凡响。安利每年都要为优秀营销人员举办海外培训研讨会。2009年,万名营销人员乘坐邮轮先后9批横渡台湾海峡,成为推动两岸民间交流的轰动盛事。这是自两岸三通以来第一个邮轮赴台团,也是第一个赴台万人团。
15年,一步一个踏实的脚印。如今,安利(中国)已经连续多年稳居安利全球市场榜首,2009年更是以200亿人民币的年销售额,创造安利全球任何一个单体市场从未有过的高度。同时,安利在中国也是声名赫赫,连续七年入选“中国外商投资企业百强”、连续五年入选“中国最具影响跨国企业”,被媒体誉为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成功典范。同样,她所负责的东南亚和大中华所有市场,也是步步攀高,富有活力。为此,安利创办人之一的老狄维士先生特别送上了最深厚的感谢,“Eva, 你为公司管理着半个地球的业务,我们在那里取得的许多成就都要归功于你。”
郑太的商业成就,也走向了世界级舞台。2008、2009两年,凭借其杰出的管理智慧和成就,郑太两度荣膺美国《福布斯》杂志“全球百位最具影响力女性”,成为全球女性追摹的优秀典范。34年,从一名基层秘书走向全球舞台,无限风光的背景中有她怎样的付出,恐怕只有郑太自己知道。
或许有人会说,把安利带入中国,建立起一个巨大的商业王国,是郑李锦芬34年职业生涯最大的成就。然而,在她的心目中,把安利事业机会带给数以万计的人们,影响、改变着一群人,培养、成就了一群人,才是她最大的成就。而在这个过程中,她收获的友谊和爱,也成了她最为珍爱的幸福和财富。
为了广大营销人员的利益,她在安利中国每一次改变和调整时,都会反复掂量对他们的影响。直销禁令时期,她做出了“安利绝不退出中国市场”的坚毅承诺。面对个别营销人员对安利价值观的背离以及对市场环境的破坏,她打响了“自律自强在安利”的全球第一枪,强化规范经营,维护市场秩序。“靠得住、信得过”,让广大营销伙伴把自己放心地托付给郑太和她身后这个管理团队。同样,在郑太心中,还有一个空间柔柔地留给亲如家人的同事和员工。日理万机的她,每月都要和员工零距离交流,不用行政会议,而是一封体现安利对人的尊重和浓浓家庭氛围的家书。连续十年里,每个月员工们都会透过家书,听到郑太畅谈公司大事,娓析重大决策,分享人生感悟……当员工们在最后一封家书中看到最后一句“聚散有时,此情永驻”时,眼睛都一下子湿润了。
郑太的办公室里挂了一幅她特别喜爱的书法作品,一个大大的“爱”,它包含的意思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这就是她对爱的理解,这个爱字也将巾帼柔情的郑太定格在人们的心里。正如美国安利公司董事长温安洛先生所言:“你凭借着优雅和能力,感动着每一个生命。”
面对褒奖,郑太说,安利靠的是一群人,一起成功。她衷心地感谢一直全力支持和信任她的创办人家族和美国总部全体同仁、一起走过风雨彩虹的管理团队和员工、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的安利(中国)咨询委员会成员和不离不弃的营销伙伴。对于即将接班的安利大中华行政总裁颜志荣先生,郑太也送上了深深的祝福和期许。她深信,颜志荣总裁将会带领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和全体员工继续努力创建,将安利大中华的卓然业绩和美誉带上一个新的高度。对于多年同甘共苦的营销伙伴,她也殷殷期待大家继续紧密配合公司,勇于攀登更高峰,成就更美好的未来。无论何时何地,她都会永远地为他们加油、喝彩。
34年,有太多和公司的故事说不完,而谈到自己、谈到退休,郑太却风趣地说自己是“退而不休”,因为她的日程还是那样满满的:要多些时间陪伴亲爱的家人,坚持10年的粤剧爱好还要精进……更重要的是,她与安利的缘份依然延绵不断。卸下所有安利行政职责的郑太,将以安利(中国)非执行董事长的身份继续关注公司的发展。同时,她又将钟情于一项别具意义的事业——安利公益基金会成立在即,她已接受温安洛董事长和狄维士总裁的邀请,出任基金会主席,挑起为中国公益事业添砖加瓦的新使命。
就这样,走过34年的安利直销事业生涯后,郑太微笑着转身,潇洒地变换了行装,以永恒的爱,继续描画她生命中的另一个春天。
“我有幸任职于一家伟大的企业,度过了一段无比丰盛、美好的时光,也收获了值得珍藏一生的宝贵情谊。”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