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白领张小姐最近比较烦,她在所住社区一家打着雅芳旗号的美容美体沙龙购买了数个“按摩套餐”,总价值4000余元,没想到后来却由此遭遇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沙龙突然关门谢客人去楼空,张小姐还有近2000元的套餐余额没用完却无处退款,无奈之下,她只好直接找雅芳公司讨说法。
对此,雅芳公司方面始终坚持的立场是:责任不在雅芳而在被授权经销商,雅芳只是出于最大限度保护消费者权益而出面调解。不过,雅芳公司最后还是表示愿意退款给张小姐。
事实上,类似案例还有很多。消费者与被授权经销商发生纠纷,授权品牌是否应该连带负责?这个问题已成为美容护肤品及其服务市场上一个长期存在的痼疾。当有效的权责约束规则缺位,消费者的权益难以仅靠商家的诚信或品德来维护,授权品牌也必然在无形中遭受难以估量的损失。
【纠纷】
相信大品牌,结果被“忽悠”
“之所以选择这家沙龙,首先是图方便,其次也是相信雅芳的品牌。”张小姐说,这家沙龙主要销售和使用雅芳品牌产品,同时也有其他品牌产品。
接受过几次推背按摩服务之后,张小姐感觉服务质量还不错,便在店员劝导下一次性购买了一个推背“套餐”,其中包括十次常规推背服务以及一盒推背精油等护理用品,此外还“免费赠送”两次推背服务,总价是1380元。
此后,张小姐又陆续购买了一套价值1380元的腿部按摩服务套餐,一套价值690元的乳腺按摩服务套餐,以及一套价值600多元的胳膊及胸部的助眠按摩套餐。
到今年9月初,张小姐购买的这些套餐都还没消费完,其中,推背套餐仅使用了七八次,腿部按摩套餐使用了六次,助眠按摩套餐只用了两三次,仅乳腺按摩套餐接近用完。
9月10日,当张小姐再次准备光顾这家沙龙,却发现已人去屋空。店主手机关机,张小姐反复尝试都联络不上,这才意识到事情不妙并报警求助。
“我纳闷的就是,9月初的时候店主还催我交乳腺按摩套餐的尾款,上午催完下午再催,结果收了我的钱才几天就关门走了。”因此,张小姐认为这家店的店主很可能是“携款跑路”,自己的钱恐怕是再也追不回来了。“几个套餐没用完的余额加起来接近2000块钱。”张小姐沮丧地说。
关键词: 雅芳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