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老汇(Broadway)靠边站吧。如今,伦敦人必须要看的大戏是在华尔街上演的——那里刚刚爆发了一场“对冲基金巨头之战”,战争的焦点是营养补充品销售商康宝莱(Herbalife)。
Pershing Square的比尔 阿克曼(Bill Ackman)断言,这家市值40亿美元的公司的商业模式属于非法传销;阿克曼动用了大约8亿美元来做空康宝莱。
Third Point的丹 勒布(Dan Loeb)显然持不同意见——他买入了康宝莱8%的股份;有报道称,积极投资者卡尔 伊卡恩(Carl Icahn)可能也在买入。他们中必定有一个人是错的。
康宝莱近日不遗余力地驳斥了阿克曼的指控。(阿克曼的主要论点是,康宝莱分销商的大部分收入来自于吸纳新的付费加盟者、而非销售产品——这是传销的典型特征。)康宝莱的股价先是飙升近8%,但后来很快回落,直至下跌3.5%。因此很显然,该公司并没有能够消除投资者的全部疑虑。没错,康宝莱的股价已从去年12月20日后的低点反弹(当日,阿克曼用334张幻灯片对康宝莱大加攻讦)。不过,阿克曼可不是第一位把康宝莱当作靶子的对冲基金经理。
绿光资本(Greenlight Capital)的大卫 艾因霍恩(David Einhorn)去年5月提出了康宝莱的披露问题,导致其股价暴跌三分之一,至每股46美元。目前,康宝莱的股价仍比那时低15%。
康宝莱带有点“邪教”的味道。这或许是其创始人马克 休斯(Mark Hughes)的“遗产”。休斯2000年因过量吸毒而死亡,年仅44岁。对一家兜售健康生活方式的企业来说,这很难起到很好的广告作用。这家营养品企业确实遭受不少质疑,但它挺了过来,而且成为一笔不错的投资——该公司股票2004年上市以来的表现,比罗素1000指数(Russell 1000)的表现领先300个百分点。从2007年到2011年,该公司的净利润增长了115%。阿克曼发现了康宝莱商业模式中的矛盾之处,即它既像是一家产品公司,又像是一家分销网络。但他并没有证明这种模式是非法的。
Lex专栏是由FT评论家联合撰写的短评,对全球经济与商业进行精辟分析 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关键词: 康宝莱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