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英雄莫问出处 理念相通乐在其中
王雪峰夫妇在悉尼达令港。
【记者印象】
已过而立之年的王雪峰,事业蒸蒸日上、家庭美满和睦,却没有太多的张扬,在他的言行中有种特别的“自制力”,更有着成功的80后身上不多见的“淡定”。也许是五六年的奋斗苦尽甘来,以往的挫折和辛劳都被今天的幸福沾染了甜蜜,才有了他回忆当年创业时一直微笑的陈述:“如果认知到挫折和挑战是实现梦想必须经历的,那么你就会有意识地享受这个过程。好比打游戏通关一样,为了闯过关口,可以好几天废寝忘食,乐此不疲。”
真正的创业从安利纽崔莱开始
王雪峰转业以后就在医药公司做业务,是保健品行业的“业内人士”,他的一个客户经营的药店就在安利宣武店铺对面,那是他最早看见的“安利”,只是很好奇,却不敢走进去一探究竟。
直到有一天发现身边的朋友拎了个“安利”的袋子,他才鼓起勇气上前说:“你能跟我好好讲讲安利吗?”王雪峰之所以对安利感兴趣还因为保健品行业的业绩排名,安利纽崔莱排在第一。具有商业头脑的王雪峰在了解安利、学习安利后,决定将安利“为我所用”,自己创业。
坚定地留在能实现梦想的地方
知道王雪峰经历的人都说他是“伪80后”:当过特种兵、送过货、成过“总儿”……概括来讲就是一个内蒙古农村男青年的北漂奋斗史。
儿时家境困难,王雪峰的父亲是最初给予他梦想的人,“想翻身就要走出去。”2001年,离开部队的王雪峰一个人孤零零地开始在北京谋生。从医药公司的送货员干起,底薪300元,无论货物多沉,配送一个地方3块钱。王雪峰给自己定下一个月不能低于1200元的收入目标,因为除了自己的开销,王雪峰还要负担姐姐和哥哥的学费。所以,王雪峰每个月要跑至少300个地方,奔波之外他把辛苦赚到的钱都用到了再学习上,不但在人民大学选修了市场营销与经济管理专业,还兼修了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律学……一整年,王雪峰每天四个糖火烧,喝着从公厕洗手池接的免费中水,下班后在人大西门上课,下课后还要赶上晚9点35那班374才能赶上324末班,回到亦庄租的住处,早上8点再奔到北洼路上班……每天都要转小半个北京城。
在医药公司送货半年后王雪峰转为了业务员,年底升职到主管,第二年他跳槽了,又从业务员做起,一年不到做到了副总位置。认识安利后,为了更广泛地传播健康理念,他选择加入安利,自己创业,朝梦想出发。
儿子大声说“我爸妈是安利人”
王雪峰的家庭就是安利的家庭,他和妻子共同创业的起点就是安利,儿子的降生不仅是美好未来的开始,更是王雪峰夫妻俩共同奋斗的最宝贵见证。
“我妻子是北京姑娘,家里条件不错,结果千挑万选跟了我这个外地穷小子,她受了不少委屈,临盆前三天还得亲自给人送货……”王雪峰很心疼妻子,但对方回报他的是淡然的微笑和“他有梦想、敢打敢拼”的肯定。
王雪峰的儿子今年5岁多了,个头儿长到了1米23,前阵子就被一位巴西男篮教练瞄上了,他3岁就学会了轮滑,现在已经是跆拳道班里最小的绿带,剑桥英语口语*……5岁生日那天,儿子提出“我要去八达岭长城”。来到长城脚下,爸爸问:“定个目标吧,打算爬到哪呀?”儿子说:“哪最高爬到哪!咱们一起爬。”爸爸点头:“好!但是中途不能休息!”40分钟后父子俩到达了目的地,游人都对这个满头大汗的5岁“好汉”刮目相看。生日过后儿子就成了“小大人”,自己定培训课程:周一、周四学美术,周三打篮球,周二、周五学英语,周六学跆拳道、周日学游泳……这精力旺盛的小家伙都快“吓”着爸妈了。最令王雪峰夫妇感动的是,辅导班报名的家庭资料上“父母职业”那栏原本填的是“安利中国营销经理”,老师在宣读时跳过了前面四个字,儿子马上举手纠正:“不对!老师,我爸妈是安利中国的!”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