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的上半年慈善圈很“火”。
“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拉开了中国民间公益的大幕。“行动主义者”于建嵘、邓飞、王克勤、王凯用他们的“微博打拐”、“免费午餐”、“大爱清尘”和“爱心衣橱”告诉人们:做好事其实很简单,发微博真的很重要。
李立国部长发出讯号:动员社会力量民政才能做大。紧接着,他就来到了“瓷娃娃”.面对这家以非正式社会组织身份运行了三年多的机构终于注册成功的事实,草根们相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闽商”曹德旺用30亿资产打动了民政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中国证监会。他用自己父亲的名字成立了“河仁慈善基金会”,开创了股捐先河。他用实际行动向人民诉说:商人,可以重利尚义。
李连杰的脸没有白白晃悠在央视,壹基金有“证”了。无业务主管单位且具有公募资格,口子开得足够大。“三驾马车一头牛”沉寂了大半年,终于在岁末带领深圳人民进行了一场“为爱狂奔”.当初欢呼雀跃的拥趸们也许没有想到:一旦“体制诟病”不复存在,所有微辞都将直指其本身。
“安利”不再单是哪管牙膏或哪块香皂的牌子,它还成了中国第一家跨国背景的由民政部主管非公募基金会的名字。外企在中国,终于可以免受“铁公鸡”的耻笑,不再清谈理念和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