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由中国关工委和安利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营养问题高峰论坛”暨“春苗营养计划” 工作总结会在京召开。中国关工委、卫生部、国务院妇儿工委、教育部以及重点省市相关负责人,致力于改善留守儿童膳食营养状况的主要民间力量及专家汇聚一堂,共同分析探讨农村留守儿童营养健康问题,解读国家政策措施,倡导政府、民间齐心合力、群策群力,为推动解决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营养伙食问题研拟综合解决方案。会上,由中国关工委和安利公益基金会联合实施的“春苗营养计划”,宣布继2011年在广西、重庆、陕西、河北、湖北、安徽6省市建成300所“春苗营养厨房”之后,继续出资2000万元,今年内集中在湖北、宁夏、河南三省再建成400所春苗营养厨房。
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武韬,卫生部副部长刘谦,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苏凤杰,教育部财政司副司长田祖荫,安利公益基金会常务副主席黄德荫,以及陕西、重庆、广西、湖北、河南、宁夏等6个春苗营养计划落地省市关工委领导出席活动。目前活跃在留守儿童膳食营养领域的重点公益慈善项目,如安利公益基金会春苗营养厨房项目、青基会希望厨房项目、儿基会营养包项目、福基会免费午餐项目主要负责人均到会分享经验,参与研讨,并就今后合作达成多项共识。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发布了《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调研报告》。论坛主办方中国关工委与安利公益基金会藉此倡议社会各界发起“改善留守儿童膳食营养联合大行动”,呼吁相关政府机构、民间组织、爱心企业、公益人士、广大网民,整合优势资源,创新运作模式,以尽快根本解决贫困地区留守儿童膳食营养问题。
据统计,中国现有农村留守儿童5800万人。在中国经济社会一路高歌猛进的今天,中西部贫困地区广泛存在的留守儿童吃饭难、伙食差问题,牵动着亿万民众的心。2011年10月,国务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进一步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为约2600万在校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同时,各地方政府、民间组织、爱心企业和光大网民也纷纷出资出力用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膳食营养问题,各大媒体亦推波助澜,汇聚成一派爱心洪流。其中,由关工委和安利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的“春苗营养计划”,自2011年6月启动以来,迅速在中西部6省市选择留守儿童集中的寄宿制学校,由当地政府落实厨房用房、厨房管理员,由安利公益基金会捐赠厨房设备,建成300所营养厨房,培训300多名一线厨房管理员,派出600多位安利志愿者督导项目实施及食品营养安全,并以饭卡形式有效利用各级财政为农村学生发放的膳食补贴,让15万名以留守儿童为主的农村寄宿生告别单调乏味、营养贫乏的简易饭食,吃上荤素搭配、物美价廉的营养餐。这种政府、民间组织、志愿者高效整合的工作机制,已被业内总结为“春苗模式”。
顾秀莲对“春苗营养计划”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件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的系统工程,只有在党和政府为主导、各种社会力量紧密配合、家庭和父母关爱的三方面共同努力下,才能系统地解决好。
春苗营养计划工作总结会并对2011年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地方、学校、个人进行了表彰,顾秀莲、黄德荫等并为来自中西部的“我的梦想”儿童画大赛获奖学生颁奖。
关键词: 安利 春苗营养计划 营养厨房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