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上午10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南京小男孩唐泽晨接受了人工耳蜗开机。
“助听器就像一个外戴麦克风,把声音放大。人工耳蜗就等于把助听器植入耳朵中,近距离、直接进行声音处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杨仕明对记者说,人工耳蜗植入是目前听障干预最有效的手段。
1个月前,人工耳蜗的体内机已经被植入唐泽晨的头部。这天,当人工耳蜗的体外机被放到他的头上时,趴在爷爷怀里的他突然紧张起来。
开机的那一刻,唐泽晨突然大哭起来,声调凄惨——长期生活在寂静世界中他,从来没有听到过声音,非常害怕。但与此同时,他的爷爷欣慰地笑了。
作为接受“天使听见爱”慈善项目救助的孩子之一,唐泽晨是幸运的。
告别无声世界
2011年9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简称“宋基会”)与康宝莱(中国)保健品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联合,发起了“天使救助行动——天使听见爱”慈善项目。项目旨在资助贫困听障儿童进行人工耳蜗手术,帮助他们告别无声世界。
在项目实施时,三方分工很明确:宋基会负责公益项目实施管理及资金监管工作;康宝莱(中国)负责资金支持,并动员企业员工共同捐款;同时负责推荐部分来自贫困家庭的听障患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负责待救助患儿的医学审定、制定手术方案、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等工作。
项目启动当年,康宝莱(中国)捐赠150万元人民币。两年后,项目再度升级,康宝莱(中国)与宋基会共同设立了“天使听见爱专项基金”。目前,项目累计接受捐款超过2000万元,资助河北、浙江、云南、山东、重庆、河南、山东等地50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听障儿童手术。
听障儿童的手术花费昂贵,术后康复期长。宋基会相关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申请受助儿童将通过很严格的审查程序,贫困听障患儿家庭需要提交低保证明、收入证明、户口所在地证明等相关材料,患儿相关医学报告也会提交至指定医疗救助机构进行医学审定。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一间“天使听见爱”爱心病房确保患儿能及时得到救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在此领域的领先技术,使手术质量得到保证。
筛选受助儿童,是一个挑战。除了来自医疗机构、康复机构、捐赠方的推荐,另一个渠道是通过媒体呼吁征集。这些孩子的年龄通常在1-5岁,都属于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耳聋。他们的家庭经济困难,但父母需要有固定的经济收入,有能力支付除人工耳蜗产品以外的住院费、术后调机费、训练费等开支。
为了摸清具体情况,项目组工作人员会到每一个孩子家里进行家访。
从南京、济南、上海成都、大连和银川,康宝莱的项目工作人员走访了接受手术的每一个听障儿童家庭。其中一个单亲家庭的小女孩让人印象深刻。小女孩3岁,在河北老家由姥姥照顾,妈妈在北京打工。小女孩不幸患上化脓性脑膜炎,听力严重减退。
“这种情况最好在三个月内完成手术,否则她的耳蜗骨化,以后会失去手术机会。”康宝莱的工作人员说。孩子的家人辗转找到项目组,两个月后,小女孩得到了救助。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