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据网络媒体报道,曾经被质疑是变相传销的太平洋直购网南昌总共60多亿现金与长春分公司3000多万现金均被冻结。专业人士认为,太平洋直购网正在走世界通的旧路,记者登录其网站,页面依然能够打开,各种销售活动如火如荼。但早在今年5月5日,国家工商总局在回复网友关于太平洋直购网是不是传销的提问时说:“太平洋直购网涉嫌传销,目前多地工商部门正在查处,尚未定性,建议您和您身边的朋友不要加入,以免发生经济损失。”记者联系太平洋直购网,工作人员均表示不清楚情况。
在郑州,跟太平洋直购网类似模式的中华生活网也曾饱受诟病,目前中华生活网已变身为类似于搜索引擎的页面,点击下方任何一个链接,都直接连接到买多网页面。买多网,这个中华生活网的全资子公司于2010年9月16日正式上线公测。这三年,中华生活网继续在媒体上实施着自己的魔法。有人说,越不自信,越要得到些什么。买多网是3·15质量·诚信双保证联盟单位、中国信用企业认证体系示范单位,并与众多河南省乃至全国著名商家联盟。两年来,买多网实现了自己全国4000家实体店的落地,实现了全国三个运营中心的开业,据业内人士透露,2010年买多网实现销售近3亿元。
传销?尚未定性?这种以人与人传播,发展下线购买者的营销模式,难道真是一种新锐的营销模式?
直销?分销?传销?
“我们统统都是免费的,收取的只是成交量、广告费。”买多网企划部总监郑小刚自信地对我们说。“只有在卖出商品后我们才收取供货商很少的广告费,没有出货,商家不用给我们付一分钱。消费者在这里拿到的商品也是极具价格优势,甚至物流成本都由商家承担。”
两年前,采访中华生活网总经理邵玉鹏时,他表现得相当自信与坦然。而刚刚被网报的太平洋直购网冻结资金事件再次让人们对这家网络直销公司产生质疑。这次我们未能见到他,他刚刚带领旗下的经销商去外地旅行回来,正在休整。两年的时间,买多网上线,实体店发展到全国4000家,郑州买多网总部成立,实体店经营面积将近2000平方米。从外表看,这家商店跟其他超市并没有太大区别,经过了解,其出售的产品价钱并不比市场价低多少。
买多网的经营模式,基本与中华生活网相似,只是,这个平台让人感觉更加真实,商品触手可及。从表面看来,买多网和“传销”并没有太多关系,但其中的奥秘就在这浮华的表面之下,简单地分为两种形式:体验代理和商务代理。一次性购买产品满300元广告费成为体验代理,满3000元广告费成为商务代理。一位买多网的代理商张先生向我们透露,他加入买多网这个平台拿了5000元购买了买多网的产品,才有资格得到买多网代理商资格,参加买多网的“联动商家”活动,买多网会给代理商一个后台账号,登录账号就会获得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买多网连接,将这个连接推荐给其他人,只要消费者通过张先生提供的连接产生消费,其中消费的一部分利润就会直接划到张先生账户上,根据商品的不同,返还额度也不同。张先生只需要在家里坐着,就可“坐享其成”。这个连接传播的范围越广,张先生这个级别就能够拿到更多的“提成”。只是体验代理能享受购物优惠,而商务代理除此以外还能开设分销中心及服务店,帮助别人注册成为代理商发展下线。
买多网将这种形式称为“帮扶”。帮扶更多想创业的年轻人实现梦想,“帮扶”产品卖不出去的企业实现自己的销售。另一位代理商向我们透露,产品引荐奖即代理推荐的供货厂商,只要通过采购部审查并签订协议,“帮扶创业补贴即每个代理下面等级招来新的代理时,他都可以享受10%的积分额度费用,该供货商全国供货价成交额的1%,将作为该代理的终身提成。服务津贴即每个商务代理都可以享受其推荐的代理初次购买商品时交易金额的3%。只要有消费,就会终生受益。” 对于这种模式,记者致电中国反传销协会会长李旭,李旭的回答出人意料,并提醒记者一定不要上当受骗。“这都是几年前的事了,当地工商部门怎么还不取缔?买多网已经涉嫌传销,现在太平洋直购网都已经被查了,这种模式是生存不下去的。” 实体店是“幌子”? 但李旭说的只是涉嫌传销,买多网生存了这几年,规模越来越大。在买多网所租用的办公楼上,我们看到了非常正规的格局,售后服务部、运营部、财务运营中心等一应俱全。目前总结传销的几个特点:即必须购买高额的产品,产品比较单一,有的甚至没有商品,或者销售的是三无商品。通过以上的种种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和管理秩序。从表面看,买多网仿佛都不符合,既有实物产品,也有实体店。 对于把买多网和传销联系在一起的看法,郑小刚表示很不理解。“我们只是提供了一个平台,并且这个平台还是不收费用的,只需要你买了东西之后能给我们宣传一下,你拿到一点广告提成,这都是无可厚非的。再说我们有实体店,为国家交税,有产品,并且都是全国正规厂家。消费者或者代理商拿到的产品都是经过我们一层层把关检验合格的产品,更何况我们还有售后服务部,消费者的产品有了问题可以拿到我们这里保养维护,把我们说成是传销我真是无法理解。” 买多网实体店的销售,其实与普通超市并不相同,顾客每在柜台入账一次,就有1%“成交量广告费”的利润划拨到开店老板的账上。“但是我们并不鼓励代理商自己开实体店,网络销售才是我们看重的最主要的部分,实体店的落地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当地的分发点和宣传。”对于通过人传人这种模式,郑小刚表示,“只能说这是我们很重要的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 但李旭认为,缴纳入会费,没有自己生产的实物产品,并且以人传人方式进行盈利的模式都应该特别警惕。关于实体店,李旭的答案则更加犀利,“那都是幌子,只要这个模式没有变,其他的一切都是幌子。” 无论是实体店还是通过买多网进行网络销售,买多网有两个致命的缺点:第一,买多网名声不响,靠什么吸引消费者?首次销售量决定了下面利益链条的一切。第二,代理的产品还不够有影响力,跟国内目前知名购物网站品牌相比,差距还很大。对于以上两点,一位代理商也承认,但他们相信的是未来。“未来总是会好的,从这几年的发展不就看出来了吗?我们很有信心。” 对于这样的缺憾,李旭分析说:“全部的收入和发展的下线都依托在中华生活网这个平台上,如果有一天中华生活网断线了,那么多利益链条都会断掉,到时候肯定亏的是自己。” 关于这一点,郑小刚解释道:“我们发展得这么好,怎么会出现网站关闭的情况?这么一个完全免费宣传,给老百姓实惠的网站为什么要被关闭?这都是不成立的。对于买多网知名度的问题,我们马上就会在央视打广告,提升知名度。” 依托买多网这个平台,他们又打造了更多的消费观念来吸引“观众”。
|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