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则在近日的专项整治中发现:该地区市场上有近70%的减肥产品不合格,添加违禁成分是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执法人员共检查减肥类产品73个品种,查出问题产品51个,不合格产品比例占检查总量的69.8%。
同时,在流通领域也乱象颇多。中国保健协会副秘书长李萍认为:“保健食品会议营销存在三大‘短板’,亟待加强规范。”首先,没有准入资格要求,导致参与企业鱼龙混杂。目前,保健食品销售企业无需办理特定的经营许可,只需办理可销售预包装食品的《食品流通许可证》,而办理这种许可证手续简单便捷,对企业资金实力、人员资质没有特别要求。其次,操作规范缺失,导致企业自行其是。会议销售具有一定特殊性,有关部门应对产品宣传、促销手段、交易行为、售后服务等制定明确规范。再次,销售行为不在固定场所发生,监管部门难以有效监管。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保健食品投诉量同比上升幅度已超过两位数,保健品目前已成为消费投诉的重点。
加强监管
从今年7月下旬至9月下旬,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支持、中国保健协会组织的“保健食品质量安全万里行”活动在全国各地开展。活动走了8个省、市,在每个省、市都有座谈和观摩。“保健品企业想要获得长久发展,把质量放在制高点上进行诚信经营是必然的选择。”中国保健品协会副理事长栾成章表示,希望通过这个活动“扬优扶正”,宣传行业政策法规,引导企业规范经营。
今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开展食物新资源、生物活性物质等的研究与开发,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保健食品,重点研发生产优质蛋白食品、膳食纤维食品、特殊膳食食品、营养配餐和新功能保健食品。《规划》预期,到2015年,营养与保健食品行业产值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20%;形成10家以上产品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企业。
“对于保健品这个行业,我认为他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政府层面的政策引导和监管也将促进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栾成章表示,继2009年《食品安全法》之后,专门针对保健食品安全的法规《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正在积极制定之中,预计该条例的出台将会有利于行业的规范。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