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康美药业的直销设想,医药界和直销界均有多种观点——认同、质疑,以及中立。
博弈
又一家医药企业向直销行业奔去。
9月19日,中药饮片龙头企业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康美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向国家商务部申请直销许可,并经股东及股东代表审议全票通过。
在康美药业之前,已经有4家具备医药背景的企业进入直销行业,它们分别是金士力佳友(天津)有限公司(下称金士力)、广东康力医药有限公司(下称广东康力)、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哈药集团)以及厦门金日制药有限公司(下称厦门金日)。
——金士力隶属于天士力(51.69,0.25,0.49%)集团,是4家中最早拿到直销牌照的,虽然业绩不那么尽如人意,但好在鲜有负面缠身;其次通过直销许可的是广东康力,但它本身并不生产药品,而是主营医药物流,有业内人士称其“直销业务本身做得并不好”;再接着是哈药集团,在拿牌一年后不久,便自曝家丑,直销业务亏损2.8亿元,暂时退出直销行业。
至于厦门金日,去年7月拿到直销牌照的它,今年的主要工作是在此前保健品走传统渠道的基础上,对营销团队进行整合, “具体能做到什么样的业绩还不确定。”从事直销相关工作近十年的卫军(化名)对新金融记者说。
按照康美药业的公告内容,它申请直销许可的产品类别为保健品,目的在于适应公司发展需要,拓展营销方式,而能否获得批准以及批准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尽管有4家具备医药背景的企业先于康美药业进入直销行业,但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刘伟仍然认为,医药行业试水直销业务是一种比较新的尝试,在消费者对传统广告等营销模式产生抵抗力的情况下,直销这种现身说法的方式或许更能取得消费者的关注和信任。但目前,医药行业拓展直销业务的产品种类有限,主要集中在保健品。
对此,医药营销专家杨昌顺表示,作为健康领域的中药品牌,康美药业介入直销是产业链竞争的需要。中药在中国有深厚的民间基础,政府也一直在各种场合及政策制定中表示重视,通过有着成功实践的直销模式销售产品,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
他还表示,康美药业品牌通过广泛传播,可以承载直销健康品品牌,同时通过直销行为的口口相传,也可以和药品品牌相互辉映,有助于康美药业的品牌发展。
2010年,康美药业开始涉足食品领域,全年食品收入为9013.69万元,约占总营收的2.73%;2011年,食品业务收入达到1.31亿元,约占总营收的2.16%;2012年上半年,实现食品业务收入1.44亿元,约占总营收的2.82%。
“现在看来,康美药业2010年涉足食品行业或是为此次申请直销牌照铺路。”刘伟表示,康美药业于2009年全资收购上海美峰食品和金像食品,主营业务为药食同源系列,是药企经营的创新模式。然而经过两年的研发和销售,新型药食同源系列销量没有达到预期,主要是新药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知,直销形式可扩宽新药的销售渠道。
但对于药企做直销,资深业内人士笑非认为,相对于他们的优势,可能劣势更多一些。“对于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和直销所带来的后果,他们是不懂的。”
他还表示,“之所以热衷于做直销,是因为他们看中了直销的快速倍增模式,他们认为人员的快速倍增就一定会带来业绩的快速倍增,他们只是看到了一些比较成功的直销公司,比如安利、完美,但是他们不太懂什么是直销。”
卫军也表示,“药企进入直销行业,他们有产品优势。但是,具体操作起来还是比较麻烦,因为直销业务相对比较专业,要找到合适的人不容易;其次,直销的负面信息比较多,容易影响药企的传统业务;另外,由于分配机制的不同,直销行业存在大量超高收入,甚至经销商的收入比总裁还高,这样的情况会冲击传统企业有关薪酬制度的思想体系。”
为进一步了解康美药业的申请进展及相关事宜,新金融记者致电其董事会秘书处。一位段姓工作人员表示,“直销牌照正在申请中。”但她又表示由于她并不负责这件事,对于公司目前是否已经筹划建立直销团队与铺设直销市场,她并不清楚。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