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联惠”特大网络传销犯罪团伙近日被摧毁,新型传销犯罪再次引起社会关注。
“云联惠传销犯罪并非个案,我们在司法办案中发现,当前传销犯罪呈现一些新特点,其形式之隐蔽、涉案金额之多、受害者之众多令人震惊。”广东省检察院相关部门负责人5月11日对媒体称,2016年以来,仅东莞市检方就办理传销案件71件220人,涉案总金额超133亿元。
检察官在办案中发现,新型传销犯罪越来越注重对自身进行合法性包装,不断翻新手法,利用名人名企“权威”光环效应,巧立名目、迷惑大众,亟需引起警惕。
攀附知名公司光环,壮大声誉。黄某、蓝某等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中,黄某自称是XXX公司塘厦分店店长,并谎称塘厦分店是XXX集团有限公司的分公司,将购买的XXX保健品、护肤品高价出售给会员,并以此为噱头继续发展下线购买从中捞取提成。
搭载权威媒体光环,迷人眼球。为获取会员的信任,一些传销组织千方百计“对症下药”,打通网络检索、工商查询、消费者平台等信息渠道,做足“合法经营”的功课。如赵某等人参与的“华夏传承”传销案,涉案人员利用网络宣传的优势,在百度贴吧、360网站等大众媒体,上传“华夏传承”的“爱心企业”证书、公司地址与办公场所、公司的简介、活动图片等资料,披上“合法的外衣”。
利用国家政策光环,以假乱真。传销组织还紧密结合当前重大政策,喊出各种天花乱坠的口号,无中生有、虚张声势。
借助成功人士光环,蛊惑人心。“中贝蛋业”传销案中,该组织宣称聘用了包括北大投资办宣讲师在内的实务、学界等多个领域精英,组成顾问与咨询委员会,赢取会员对组织的信任。
“新型网络传销犯罪往往披着合法的外衣,有的甚至打着国家扶植项目的旗号,隐蔽性强,危害和后果也极为严重,不但造成人民群众财产损失,也严重危害正常社会经济秩序。”该负责人说。
关键词: 传销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