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腾讯安全在第四届互联网安全领袖峰会(CSS2018)金融安全分论坛上重磅发布《2018上半年互联网金融安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针对业内普遍关心的金融安全风险问题做出了详细解读。
《报告》结合腾讯安全反诈骗实验室、腾讯电脑管家和腾讯灵鲲大数据金融安全平台的海量数据和最新案例,详细披露非法集资平台、P2P网贷违约、网络传销等重大金融安全风险。《报告》显示,网络传销平台参与活跃人数已超过千万,值得注意的是,金融理财类传销已发展成为新型网络传销的主流模式。
金融投资理财类传销往往以高收益为诱饵进行诈骗,涉案金额巨大,不仅损害了公民个人经济利益,更扰乱了金融市场的秩序。
金融诈骗引入传销手法 理财类传销成主流模式
全民参与打击网络传销 灵鲲大数据提升金融风险防控效率
为了打击日益猖獗的传销活动,腾讯守护者计划2018公益行动于日前正式启动,并上线了基于腾讯灵鲲大数据金融安全平台的“守护者计划”小程序,用户在遇到疑似骗局或传销组织时,可以使用查询功能,输入相关组织名称,查看它是否被用户举报、媒体曝光或者公安立案。
“守护者计划”小程序的背后正是腾讯安全反诈骗实验室开发的腾讯灵鲲大数据金融安全平台。作为腾讯安全研发的大数据金融安全平台,灵鲲依托腾讯近二十年的QQ黑产打击经验、AI优势、腾讯安全反诈骗实验室首创的八维数据模型,以及世界一流的安全大数据团队等,可对潜在金融风险进行全覆盖监测,全面、准确地描述风险详情,对金融风险预测准确率达到99.9%。
截至目前,灵鲲已经与国家工商总局、北京金融局、广东金融局、深圳金融办展开合作,接入了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京东金融等百余家银行、支付机构、互金机构、电商、O2O平台。充分发挥大数据研判优势,在金融风险防范上取得了显着的成绩,每天预警的欺诈事件达数百万次,涉及资金规模超过10亿元。
在当前网络安全形势下,提升全民防范网络诈骗意识,打击网络传销、非法集资等金融犯罪行为,早已成为行业和社会共识。未来,腾讯安全将继续向政府、金融机构以及金融企业等不断开放安全能力,将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技术与金融安全实务紧密结合,有效防范风险、维护互联网金融安全稳定,更好地保护网民权益和财产安全。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