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产品线冗杂 定位模糊 品牌符号淡化
对于雅芳的变迁,尹波直叹“很可惜”。在他看来,雅芳走到如此田地根本在于其公司战略不清,“根本不懂产品运营和传统销售模式”。
SKU数量过于庞大,产品品类繁杂,新品更新频率过快,是经销商们诟病的一大问题。“感觉自进入中国以来,雅芳就在不断更新产品线。”贾云岗感慨。对此,尹波同感:“尤其是护肤品,不断上线下线,一个系列终端导购还没搞熟悉,又换新的,让人力不从心。”这一点,尹波以他曾代理的欧莱雅为例来对比,一般欧莱雅出一个新系列会稳定推广一段时间,然后慢慢加一两个新品进去,强化消费者认知,保持消费的连续性。而雅芳过频的更迭产品并没有让消费者感受到其强大的生产力,反而是对产品感到不踏实,没有了忠诚度。
“没故事怎么推?”尹波认为,在品牌都在“讲故事”的当今,雅芳却没有推广好自己的品牌故事,没有意识到中国消费者已从对产品功能的低层需求延伸到了对品牌文化情感认同。曾几何时,善良的“雅芳”小姐曾随着《剪刀手与爱德华》电影风靡全球。这家始于1886年的公司,名字来源于莎翁故乡一条名为“AVON”的河流,如此的传奇与浪漫,却并没有在华做好传播。
不了解中国消费者和渠道的雅芳,如果这次真要发力零售,需要做的功课不止一点点,毕竟,错过了发展的好时期,再想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绝非易事。在提升店面质量和开发新网点之前,雅芳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产品定位,明确目标消费群体,避免渠道间利益冲突,降低串货的影响,而不是一味供货和促销。
除了收到传闻中的两封信件,贾云岗还收到了雅芳春节去美国总部参观、听政策的邀请。但他对雅芳“起死回生”似乎不再抱有希望,“也许,过两年就不做了。”显然,没有品牌力和销量,再牛的企业背景也是枉然。
关键词: 雅芳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