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加强重大项目网络和数据安全保护。加强对重大项目相关信息系统的监测巡查,指导运营单位落实网络和数据安全主体责任,提升安全防护水平,确保重要信息系统和核心数据安全。加强情报线索搜集研判,严厉打击危害重大项目信息系统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
6.规范公安机关执法行为。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健全经济犯罪案件立案审查机制,严格区分经济纠纷、行政违法和刑事犯罪,防止刑事执法介入经济纠纷,以程序公正保障实体公正。依法慎用羁押性强制措施和查封、冻结、扣押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执法办案对重大项目正常建设和生产活动的影响。
7.提升重大项目公安行政审批效率。推进印章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与省一网通办门户对接,实现公章刻制备案全程网办。民用爆炸物品购买运输许可、剧毒化学品购买许可实现当天办结。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证办结时限由10个工作日压减至2个工作日。优化道路施工交通安全评估流程,工程建设占用、挖掘道路的,提前参与评估,5个工作日内完成交通组织方案审核。提升不可解体大件物品运输审核效率,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
8.服务重大项目人才引进和员工招聘。优化户籍服务,落实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精简落户手续,健全人才落户绿色通道及服务专员机制,批量快速办理员工居住证等证件。推进出生登记、购房迁入、投靠迁入等高频户籍业务“不见面”办理。为重大项目中外人员出境入境和在鲁停留居留提供便利服务。
9.助力重大项目交通物流保通保畅。优化重大项目交通评估和组织规划,合理设置标志标线、信号灯、停车泊位等设施,保障道路环境安全畅通。涉及重大项目紧急运输的,点对点提供交通保障,确保重要设施设备安全畅通运输。优化城市配送货车通行管理,取消皮卡车进城限制,延长城市货车允许通行时间、放宽通行吨位限制、优化城市配送通行码管理,提升货运物流通行效率。
10.优化重大项目公安政务服务。推行“一网通办”,升级“互联网+民生警务平台”,开设“重大项目服务专区”,推进涉企服务全程网办;新增“公安惠企政策直达”功能,集中发布涉重大项目政策举措,提升政策兑现便利度。推行“一窗通办”,在公安政务服务大厅设置通办窗口,一窗办理跨警种业务。通过设立警务工作站、提供预约服务等方式,推动公安服务进驻重大项目和重点园区,提供多警种一站式服务。
11.建立重大项目分级联系服务机制。聚焦重大项目全周期、全要素服务,建立各级公安机关联系服务工作机制,实行领导干部、警种部门、辖区派出所包靠责任制,逐级列明联系的具体项目和服务主要内容,常态化开展走访交流,对接发展所需,提供精准服务,协调解决问题。加强与发改委、工商联等部门协作配合,共享重大项目基础信息、建设进度、服务诉求和问题线索,开展会商研判,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保障工作。
12.建立警企关系清单和服务考评机制。制定“亲清”警企关系正负面清单,明确公安机关在执法执勤、走访调研、服务管理等与企业工作交往中的底线红线和纪律要求。对违法违纪问题及时查纠整改、追责问责。将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工作成效纳入市级公安机关综合评价,科学评估实际效果,及时改进工作措施。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记者 张国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