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好人的相遇
陈怀德是广东人,1964年出生的他童年饱经苦难,他读书很好,在大学里就开始创业。
白日代勒拿着孩子们的照片去找陈怀德,“这些孩子太苦了!”陈怀德听了之后,当场决定资助一百个孩子,每人每年1800元,一百孩子一年18万元,一直资助到他们18岁。
“我当时特别开心!当天就返回玉树,过年都没过,到各个乡镇寻找苦孩子。远的地方离玉树巿区有十个小时的车程。”这是代勒过得最开心的年。2006年年初,终于把受助者的资料都准备好了。
陈德怀看到那些资料后,想到他们的住处也需要解决。于是又决定投资给孩子们盖房子。
当时福利院叫做救助学校,由于担心“孤儿”、“救助”等字眼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不良影响,后来改为儿童福利院。
福利院2006年年底动工,整整建了一年,投资130万元,当时是玉树条件最好的建筑。在四年后的地震中,这里成了孩子们真正的庇护所。
震后,陈怀德把105个孩子带到青海湖办夏令营,还到西宁参观,这些从没出过远门或进过城的孩子们开心极了。
2011年9月,陈德怀耗资600万元重修福利院。刚落成的新院建筑面积达2370平方米,能容纳150多名儿童,提供了更宽敞、明亮、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超越平凡的梦想
今年35岁的白日代勒有心脏病,2010年地震过后在上海检查过一次,需要动手术,可能要花七八万元,但他直到现在都没做手术。“那时孩子们都住在板房,他们过不好,我也休养不好,还有重修工程也放心不下。”
除了玉树儿童福利院,代勒还在囊谦县吉曲乡多哇村和另两个偏远的乡建希望小学。其中多哇村希望小学2010年已建好。这里有60多名孩子在上学。这几间希望小学都是代勒四处筹集到的善款修建的。
“我目的是让当地人重视教育。这些孩子那么懂礼貌,那么勤快,汉字也写得那么好,105个孩子的这些变化扩散出去将影响更多的当地家庭,让更多父母重视教育。”
代勒在当地也已很出名,也有人说他傻。“比我有钱的人多,比我有文化的人更多,我希望他们看到连我都可以努力做成这样的事,他们有能力做得更好,如果以我的行动影响到他们,那目的就达到了。”代勒告诉记者,他的一个同学在他影响下也建了个福利院,他特别高兴。
怀德儿童福利院成立至今已八年,陈怀德也坚持了八年,“这才刚刚开始!”(记者 邓勃)
关键词: 富迪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