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麦予甫的普通话说得很好,除了偶尔夹杂的英文单词和个别语句的广东腔调泄露天机外,很难想象十几年前刚回国时他只能靠英文翻译与人沟通。作为玫琳凯公司大中国区总裁,他全面负责玫琳凯在中国大陆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管理工作,面前的他,没有领导者的架子,只有温润敦厚的外表和温文尔雅的绅士风度。
在广东出生,4岁去香港生活,十来岁时全家移民美国,现如今麦予甫说他在国内生活的日子已超过了在国外度过的时光,而回想起当初放弃在美国安逸舒适的生活来中国工作的决定,他笑言这是一场冒险,但是事后证明非常值得。
“所有东西都是新的,感觉很不一样,每天都有新的问题出现,每天都有新的挑战,”但这对他而言却很值得,“我学到很多东西,接触的面很广,进步很快。”
“女儿国”的掌舵者
创办于1963年的玫琳凯公司是一家业务遍布五大洲超过3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拥有5000名员工和200180余万名美容顾问的大型化妆品跨国企业集团,也是全球最大的护肤品和彩妆品直销企业之一。十几年前,当1994年玫琳凯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它对中国消费者而言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品牌,但却吸引了当时已在上海工作的麦予甫的注意,1997年他正式加入玫琳凯公司,自1998年起担任公司大中国区总裁。
麦予甫从此要领导的是一个以女性为主体的公司——玫琳凯以“丰富女性人生”为企业使命,其销售队伍全部都是女性,员工70%以上也都是女性,可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女儿国”。而他在以前的公司面对的员工从工程师到生产管理人员基本全是男性,男女间的巨大差异要求麦予甫作为“女儿国”的掌舵人,在管理与沟通方面必须采取与以往不同的方法。
“男人讲话非常直接,而女性比较感性,更注重细节,女性需要更多的鼓励和认可。”认识到这一点后,麦予甫在与员工和销售队伍的沟通中会更注重对方的内心感受,耐心学习从女性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我把它称作‘CREAM’,其实就是沟通、认可、教育、活动和激励这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与玫琳凯的企业文化相一致,麦予甫希望自己所做的一切能够“让别人感觉自己很重要”,并对销售队伍和员工承诺,全方位地发展她们多面的美丽,使她们成为有爱、有生活、有美丽的“美丽多面体”,获得更丰富、更精彩的人生。
相较于其他行业,直销行业的从业者素质更为参差不齐,人的管理尤为重要,如何确保她们中的每一个人都能为顾客提供有质量的服务,是直销企业管理者的一大难题。在这方面麦予甫有自己的心得,“我们有这么多的直销员,单单去规定不准做这个不准做那个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们要把管理这个层次提升到一个品格的提高,一种理念的灌输,要她们真的爱她们的顾客,为她们服务,做到这一点的话,管理的工作就容易做了。”
麦予甫强调的理念是玫琳凯的企业理念,是“你希望别人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别人”的“黄金法则”和无条件帮助他人的乐施精神。“我们教育美容顾问员工不要单单看到顾客的钱包,你先要帮助你的顾客解决她自己的需求,包括美容化妆的需求,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希望她们把这个业务做得不要单单看到短期的回报和眼前的利益,而要提升到服务的层面,要长远的为顾客服务,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提供适当的服务,当你做到这一点时你自然会有回报。”
做男性护肤的fast follower
作为一家以女性为主体和目标消费者的化妆品公司,玫琳凯为何会想到推出男性产品?麦予甫坦言这是大势所趋。
“现在职场男性特别是年轻人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外表了,注重自我,愿把时间、金钱花在自己身上。”麦予甫笑称自己虽不年轻但也是其中之一,平时很注重保养自己的皮肤,“男性的皮肤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老得晚,但却老得很快,每个人的皮肤年轻时都有一层自然的保护,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分泌的越来越少,就必须要开始注意保养皮肤了,不然会老得很快。”
前几年曾兴起一个新词汇“metro*ual”,用来指那些尽情追求美丽,喜欢对面孔像女人一样进行种种复杂的修饰,像女人一样热爱shopping,毫不介意展示自己内心深处阴柔的一面的“都市玉男”们。热衷于定期美甲、做面部美容、每周换一次发型的足球明星贝克汉姆正是metro*ual的代表人物。麦予甫自认是一个保守的人,自己不会去成为metro*ual,但既然任职于化妆品公司就要专注市场的发展和需求,关注潮流的转变,“男士化妆品已经开始流行了,在日本、韩国,不单是护肤品,男士的彩妆也开始推行,这是一个大的趋势,这个市场会不断成长。”
在这种大环境下,玫琳凯公司在中国市场也推出了自己的男性产品,包括男士洁面皂和男士保湿防晒乳液,都集中在护肤方面,麦予甫表示这是因为中国男性比较保守,对外表的修饰多停留在护肤层面。,而玫琳凯也是一个相对保守的公司,“我们的定位是做一个fast follower,不是跑在最前面的那个人,但却是一个快速的跟随者,男性护肤是大势所趋,我们会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再一步一步推出新产品。”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