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窗外风景大打折扣绝不止此一处。不管是在北京国贸三期俯瞰帝都的夜色,还是在广州IFC大厦眺望一江之隔的小蛮腰,亦或是站长沙的华远华中心,看一眼“独立寒江,湘江北去”的橘子洲头。受雾霾影响,昔日的风景如今却看得人痛心疾首。
如果要追究“雾霾袭城”的凶手,首当其冲的就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单纯追求GDP,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尤其是随着越来越多社会、环境等方面棘手问题的出现,为经济发展敲响了一记警钟。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企业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支持,必须需要兼顾各方利益,并为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于是开始倡导企业社会责任,并积极撰写企业社会责任(CSR)报告。
正当人们津津乐道于企业为各大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之时,玫琳凯大中国区总裁麦予甫基于玫琳凯取得的成就,从更高层面提出了“持续创造价值”的概念。
《新营销》X麦予甫
《新营销》:您为什么会提出“持续创造价值”的概念?您是怎样理解的?的
麦予甫:2013年,玫琳凯中国成为玫琳凯全球最大市场之际,销售成绩较之1999年增长了75倍,通过对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的总结和分析,我提出了“持续创造价值”的理念。
“创造价值”很重要,但重要的是能够“持续地创造”,而不是暂时的。
“持续创造价值”让我们全方位地关注创始人、消费者、销售队伍、员工、社会和环境在内的六大利益相关方的需求。通过不断为他们创造价值,平衡彼此利益,最终建立起一套无缝对接的合作体系,以及与社会、环境友好发展的链条。在我看来,企业的持续发展就应当了解各个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并不断为之创造价值,这也是玫琳凯中国不变的承诺。
《新营销》:在同时兼顾六大利益相关方的过程中,您认为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在哪里?
麦予甫:平衡是最大的挑战。为了平衡六大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玫琳凯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追求利润最大化。因为一旦利润最大化,必然会损害消费者、员工、美容顾问,甚至是环境等问题。
玫琳凯曾经一度上市,目的不言自明,为了融集更多资金,将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但是上市之后企业的种种改变很多时候会与玫琳凯·艾施女士当初创办企业的理念有冲突。任何一家上市公司都必须定期发表财务报表。股东往往更关心股价的涨跌和股份的分红,一旦财务增长出现问题,可能会无法顾及消费者、美容顾问、环境等其他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很可能为了利润而降低产品成本、减少销售队伍收入等等。为了全面保护六大利益相关方,最终,玫琳凯公司通过一系列方法,将公司回归玫琳凯家族所有,保持其理念传承和践行得更加纯粹。
当然,要时兼顾六大利益相关方,我们不能只看眼前的平衡。所谓“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如果我们不去预测和分析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很可能未来的某天我们不再被他们所需要。因此,我们也会不断根据企业的发展,制定更多策略与相关计划。
《新营销》:作为一家化妆品公司,玫琳凯在关注消费者需求方面是如何做到的?
麦予甫:我们觉得,关注消费者需求,首先要确保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玫琳凯全球每年要投入超过50万次以上的各项试验,以确保每一单一成分与单一成品均达到安全、质量和成效的高标准。在原料的使用方面,我们大多选用进口原料。虽然进口原料成本较高,但其稳定性也更高,各项指标都能达到行业规定的标准。如果这个前提“1”无法得到保证,那么在此之上的产品和服务都是“0”。目前,玫琳凯大中国区生产的产品使用的是一套比美国还要严的标准,获得了号称全世界最严的澳洲TGA GMP标准的认证。
2012年,玫琳凯所有产品经过国家产品检验的合格率为100%。玫琳凯中国还曾被杭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和杭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评为“化妆品安全信用优秀单位”。未来,我们还将持续关注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不断研发、生产更多高质量、安全的产品。
《新营销》:2013年,玫琳凯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与以往的社会责任报告相比,这份报告最大的亮点在哪里?它预示了玫琳凯未来怎样的发展方向?
麦予甫:在更好地平衡各个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后,玫琳凯提炼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
可能有些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更多的是展现某个重点项目或展示一些出彩的数据。但我们在2013年发布的这份报告,是在过去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提升,通过参照全球报告倡议组织的G3.1版《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首次设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指标。在未来,玫琳凯会根据这些关键指标进行持续跟踪,借此了解自己是否取得进步,并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通过这样的有效监督,使玫琳凯对于未来发展考虑得更为长远。此外,可持续发展报告还让玫琳凯的公益项目标准进一步提升——必须长期可持续。目前,不管是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合作创办的玫琳凯女性创业基金,还是与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合作的春蕾项目,都已经持续发展超过10年以上,并将不断创新,从而帮助到更多女性与儿童。
这样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将在日后不断衡量公司的进展,对公司形成一股无形的压力。虽然这份可持续发展报告与社会责任报告相比,关注点没有太多改变,但是却让玫琳凯企业未来的发展更有目标性,更具方向感。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
下一篇:玫琳凯适合我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