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毫不张扬,举手投足间却流露出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让人不禁为之吸引。瑾——古书上说,美玉,哪怕经过再多的风吹雨打、酷暑严寒,还是一样的碧绿温润、澄静通透。鞠瑾笑言自己是有些信佛的人,相信人生在世,善恶终有报。闲来无事去光孝寺与大师品茗闲聊,喜欢“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荣唇不惊,看天边去卷云舒”的句子。这样的女子,有太多故事,就如同一本精彩的书,看到一半就觉得*迭起了,却不知道后半段会发生什么。还没到不惑,她心里已颇有了些知天命的味道,可对美、对生命的热爱,却仍同少女一般。在旁人看来有些矛盾的东西,在她身上却能奇异地统一。
生在书香门第,自幼父慈母爱,这一切就够幸福了,偏偏她又天生丽质,聪慧过人。1988年,以优异的成绩从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到了一家国有大型企业任职,她的生活似乎永远充满了阳光,走到哪里都是众人瞩目的焦点。可人生的画卷才刚刚展开,她怎么舍得在这个制度刻板的国企空耗青春?她有的是激情,有的是才华,她要尽情的释放。于是,这个踌躇满志的沈阳女孩只身来到广州,开起了电脑公司。毕竟是外行,虽说挣了点钱,却发现自己并不真正喜欢,所以又毫不犹豫的放弃。这时,她发现了一个能让她大展拳脚的地方——保险公司。
在这个竞争激烈,极具挑战性的行业里,鞠瑾如鱼得水,没做多久就拿到了美国百万圆桌协会会员的称号,这可是全球保险行业的最高荣誉!多少同行都惊叹不已,多少前辈望尘莫及!可人们只看到她头上耀眼的光环,又有谁知背后的辛酸?她从不说。在她眼里,苦难不是拿来炫耀的资本,那只是人生的经历,让思想成熟,让生命丰盈。虽有锦衣玉食、鲜花掌声,她却体会不到真正的快乐、她是顺应了张爱玲的那句“出名要趁早”,干练、凌晨和要强让她在保险业成了“传奇”,可所谓的“成功”让她付出了更沉痛的代价:有人开始在背后议论他,美丽此时已成为一种负担。恶意的流言、诽谤让她气愤不已。“我可以承受辛苦,却绝不能容忍委屈。”她开始日渐憔悴,生活也慢慢变得混乱。每个人都夸她辉煌,却不知这成功背后藏着多少悲壮。
繁华落幕,一切归于平淡。鞠瑾开始反省,这真是我想要的生活吗?对着镜子,她不停地问自己:那个明眸皓齿、语笑嫣然的鞠瑾哪儿去了?可镜子里只有一个留着精干短发,面色灰暗的女人在冷冷地看她。鞠瑾开始怀念少年求学时单纯而快乐的岁月,怀念那些纯粹美好的人和事。那时她每年都要投资1万多元钱在脸上,皮肤却没有很大的改善,皱纹和色斑让她十分烦恼。所幸,她遇到了玫琳凯。经一个朋友介绍,她参加了陆宁的美容课,试用了一下产品,感觉很好,就买了一套回去。一人月后,她的皮肤改善了很多,而她为了能便宜地用产品,就成了美容顾问,闲来无事,给人上上美容课,顺道挣点零化钱,又能帮别人,挺好的。尽管心高气傲的她没把玫琳凯当个正经工作来做,可她的美容课还是上得好极了。一堂课下来,有人带来一大堆货回去,有人立刻办了加入手续。无可否认,她是太过于出色的女子,悟性极高,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早在做保除险时就被锻炼得炉火纯青。不知不觉,她就成了经销商。做玫琳凯也太容易了,而且收入还不错啊。鞠瑾得意极了。当了经销商以后,她公司不去,沙龙会不开,团队不管,工作都是由资深经销商陆宁在监管。就这样14个月过去了,她的沙龙培养了3名延伸经销商,可母沙龙的业绩只剩下2万。而勤奋的陆宁此时已经由一个普通的经销商成了首席经销商,月薪超过10万!鞠瑾被震撼了,而且在有过多复杂人际关系的保险公司,她一次又一次地被伤害。这时,她决心要一心一意好好做玫琳凯。
聪明、勤奋加上明确的目标,哪有不成功的道理?带着3个美容顾问,鞠瑾开始亲自上美容示范课,开沙龙会。短短3个月的时间,业绩从2万翻到了12万,成功家庭起死回生了解2002年,团队培养了十几个经销商,2003年出了近40个经销商。鞠瑾在玫琳凯又创造了奇迹!在这里,她取得了比做保险更辉煌的成就!
很多人开始做玫琳凯也是因为鞠瑾,她是那么优秀的一个人,她选择的职业一定不会错。而后来她们通过鞠瑾渐渐了解了这家公司,发现其实真正吸引她们的玫琳凯独特的文化,还有这里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所有人都全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和大家分享,让所有的姐妹们能快速成长。 能取得这样的成就,说不累是假的,但鞠瑾心里很充实,洋溢着幸福的感觉。记得有一次,她和另一位资深经销商陈玲两人驾车去东莞帮一位美容顾问上美容课。那次,她因为太劳累,身体有些虚弱,陈玲则是刚做完大手术才14天,两个病人,你上一半,我上一半,就这样支持着完成了一堂美容示范课,而她们没有拿一分钱报酬。这是为什么?因为那种帮助别人所得到的快乐,已经远远胜过物质上的奖励。
玫琳凯给她带来的不仅仅是金钱和荣耀,更是心灵的纯净和喜悦。在玫琳凯,生活融入了工作,工作融入了生活,自己快乐,也让周围的人变得同样快乐。更是心灵的纯净和喜悦。在玫琳凯,生活融入了工作,工作融入生活,自己快乐,也让周围的人变得同样快乐。鞠瑾说,这么好的生活,我怎么忍心舍弃?当她第二次认认真真做玫琳凯的时候,感觉完全不一样了。她开始真正感受到从事这项工作的快乐和幸福,大家真诚的鼓励,让她无所畏惧。一双双渴望成功的眼睛,那么信任的望着她,那种真正被人需要的感觉,是她以前从未体会过的充实,让她感到一种为人师的责任。
中国有句古话叫“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而在美国,“老师”,是能真正帮助你成功的人”,这个人必须具有帮助别人成功的意愿和能力。鞠瑾很喜欢这样的定位。
谈及她的先生,鞠瑾脸上流露出幸福的微笑,“他虽不多言,却是实实在在地爱,是玫琳凯教会了我怎么样平衡家庭和事业。”以前的她,拼命追求事业的成就,却很少关爱自己和家人,生活过得并不开心。如今她明白作为一个女人,家庭比事来更重要,一个深爱自己的老公比金钱荣誉更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