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药有限公司成立于1951年,现有员工1700多人,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医药流通企业。2001年12月正式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原公司整体进入有限责任公司,参入两家制造业及原公司
33个自然人构成新公司股东公司注册资本为2200万元同时更名为广州医药有限公司。2012年7月,广药集团正式起诉加多宝公司及其销售商,并获法院立案受理。
广州市医药公司成立于1951年,经有关部门批准2001年12月迈出体制改革实质性的一步,正式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原公司整体进入有限责任公司,参入两家制造业及原公司33个自然人构成新公司股东公司注册资本为2200万元同时更名为广州医药有限公司。公司设有直属的经营部门医药批发部,同时下设有国盈新药特药批发部,欣特医小商品批部医疗器械批发部等专业销售公司,及拥有零售门店逾100家以上的健民医药连锁店。主要经营国产、进口化学药品、医药原料、医疗器械、化学试剂、玻璃仪器及保健品。经营业绩一直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销售额连年增长1999年实现销售23.7亿,2000年实现销售30.7亿,2001年实现销售39.5亿,2002年实现销售45.4亿,是全国最大的物流配送企业之一,中国500强企业。
公司本部
全资子公司
广州国盈医药有限公司
广州欣特医药有限公司
广州健民医药连锁有限公司
控股子公司
广州器化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湖北广药安康医药有限公司
福建广药洁达医药有限公司
公司经营业绩一直位居全国同行业排头兵前列,销售额连年大副增长。2006年,销售总额成功突破90亿元。2007年,销售总额达110亿元。
2007年 正式成为中外合资企业
2004年 全国首家医药商业现代药品物流中心黄金围现代化药品物流中心落成
2001年 全国首批GSP认证企业
2001年 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国家三部委联合评审,并向全国医药行业推荐使用
2001年 改制成为有限责任公司
1997年 广州药业H股上市成员企业(2001年上海增发A股)
1996年 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1980年 首创全国总代理总经销的药品分销模式
1951年 广州市医药公司(广州医药有限公司的前身)成立
2007年 广东省文明单位
广东省医药生产经营诚信示范单位
广东省用户满意服务明星企业(广东省质量协会颁发)
健民医药连锁店健民分店获2007年"巾帼文明岗"(广州市妇联颁发)
2006年 荔湾区2006年度交通安全先进集体
公司黄金围现代药品物流中心是目前华南地区面积最大、功能最齐、机械化和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医药商业物流中心。中心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其中冷库容积达1000立方米。广州市、珠三洲地区实现7-12小时配送(紧急订单响应时间1-2小时);省内边远城市实现24小时配送;省外邻近城市实现48小时配送。该中心将与多个异地二级配送中心一起,构成公司响应速度快、配送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物流体系。
企业理念
公司以诚信为立身之本,与医药生产厂家建立长期稳定的供求关系,并以优质的产品,真诚的承诺,保障各级消费终端的权益。
公司就像一座无形的桥梁,一端将优质的医药产品引入流通领域,另一端连接广大医疗机构、消费者,真正实现三方共赢。争创一流要立足于强手如林的市场,就必须有一流的产品,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公司以此为基准,及时把握机遇,不断创新,持续发展。
勤于修身,历练做人的道德规范、行为规范。
勤于修为,树立志向、有所作为。
勤于学习,学习和吸收先进的观念与技术。
艰苦创业、勤俭办企业、爱岗敬业、团结协作、敢打硬仗
管理理念竞争靠实力,管理靠素质,提高靠学习
发展战略立足广东,辐射泛珠江,面向全中国,走向国际化
公司刊物
公司认真落实国家财税、金融政策,依法积极缴纳税款,文明经营。公司连续几年都是地方先进民营企业和纳税大户,是最佳诚心信贷客户、省农行“AAA”级信誉企业、山东省“AAA”特级信誉企业,两续三年被为山东省“守合同、重信誉”单位,拥有良好的企业信誉。
业务领域
广州医药是中国医药行业协会排名前5位的商业公司,为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50多个中心城市的1000多家商业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的分销服务,广东省内医药商业企业覆盖率更高达 %。
客户服务
广州医药有50多年丰富的商业分销经验,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首创"总经销、总代理"的药品分销模式,为上下游客户提供品牌、市场、网络、信息等多层面的增值服务,是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首选的产品经销商之一。
黄金围现代药品物流中心
公司黄金围现代药品物流中心是目前华南地区面积最大、功能最齐、机械化和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医药商业物流中心。中心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其中冷库容积达1000立方米。广州市、珠三洲地区实现7-12小时配送(紧急订单响应时间1-2小时);省内边远城市实现24小时配送;省外邻近城市实现48小时配送。 该中心将与多个异地二级配送中心一起,构成公司响应速度快、配送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物流体系。
质量体系
广州医药始终把医药产品的质量放在经营管理的首位,以质量保经营,以经营促质量。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质量法律法规,实施全过程的信息化质量管理,严格入库管理、在库管理、出库管理,充分体现了医药供应主渠道的社会责任意识。
信息系统
广州医药高效先进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于2001年通过国家三部委联合评审并向医药行业推荐使用。对内实现交易电子化,价格、库存、客户信誉额管理等自动控制。对外可为上下游客户提供网上实时库存、产品销售流向查询、价格查询等服务,并可与其他系统平台实现无缝对接。
药物研究
2010年9月11日广药集团联合华南新药创制中心等多家科研机构共同启动了《广药集团抗“超级细菌”药物研发大课题》。首期将投入5000万元开展三大专项研究,力争在5年内取得阶段性成果。
与国内数十所著名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全方位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建立起“无围场的科研平台”,充分利用国内大学、科研院校研究开发的资源,组织对关键技术和重点技术的科研攻关,不断增强广药集团的科研实力,为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与太极集团、上海雷允上药业结成“销售联盟” ,减少联盟之间医药企业产品进入新市场的环节,互享商业网络与信息,共同降低经营成本,为合作各方提供更好的营销环境,形成“双赢”和“多赢”的局面。
与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西门子德马泰克公司紧密合作,建成华南最大的现代药品物流中心。仓库面积达20000平方米,药品分发处理能力提高4倍以上,其第三方物流业务,正逐步成为国内、国际药品配送的重要枢纽。
与世界500强之一的香港和记黄埔携手,合资成立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与香港同兴药业合资成立广州王老吉药业有限公司。
广药集团不断加快国际化的步伐,与美国百特组建了合资企业;与日本绿十字、印度南新等企业开展生产、科研等方面的合作;与欧美、日本等跨国医药大型企业探讨国际合作项目。
广药集团的产品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消渴丸、华佗再造丸、夏桑菊颗粒、头孢拉定原料、复方丹参片、板蓝根颗粒、阿莫西林胶囊、王老吉系列、清开灵系列都是超亿元的产品,其中,板蓝根颗粒占全国同类产品市场的60%,阿莫西林占8.79%,消渴丸占7%。
广药集团拥有辐射全国范围的营销体系及网络,集团营销人员达20000人,广药产品年销售1000万元以上的批发商达500多户,拥有广州地区最大的药品零售网——“健民” 、“采芝林”、“白云山大药房”连锁店300多家,经销品种超过11,000个,独家代理的国外医药品牌30多个。
广药集团积极推进名牌战略,将发展名牌产品作为带动整个集团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致力打造“广药”品牌,以市场带动生产,以名牌拓展市场,促进集团的快速健康发展。 “广药”品牌优势以及品牌效应已开始凸现。
广药集团综合优势多
广药集团作为集科、工、贸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2000年被列为中国最大1000家企业(集团)、是广东省重点发展50家龙头企业和广州市五大工业经济板块之一。
广药集团先进技术多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获得3项发明专利;
·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取得多项研究及工程化成果,其中风湿平胶囊是国家“九五”中药复方示范性唯一成功项目;
·中药提取分离技术: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控缓释制剂技术:开展研究20多项,4项获广东省和广州市科技进步奖,获得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8个。
·头孢类原料药合成技术:头孢他啶产业化研究获市科技进步奖。
·基因工程技术:自行开发重组人胸腺素α-IL-2融合蛋白和植物血球凝集素等生物制品。
·新药安全性评价技术:承担国家“九五”攻关重点项目“新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1035工程项目。
·实验动物Beagle犬种质资源和饲养技术:技术和设施与国际接轨,为医药科研提供标准化实验动物。
·脂肪乳剂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研制和生产脂肪乳注射液和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
·微波干燥技术和超高速离心分离技术:已应用于中一药业、王老吉药业、敬修堂药业、陈李济药厂、奇星药业等多家生产企业的中药制剂生产。
广药集团名优产品多
“广药”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众多驰名的品牌,拥有独家生产品种20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40个。“广药”产品以其独特的疗效、优良的质量、合理的价格深受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病患者的欢迎,并远销海内外。
广药集团专利成果多
2004年,集团发明专利申请在2003年(共32项)的高增长下,又有16项发明专利申请,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项,实用新型授权1项,外观设计28项。使广药集团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79项、实用新型23项,外观设计501项,是广药集团创新能力增强的又一表现。
广药集团著名商标多
广药集团拥有“奇星”、“心字牌”、“潘高寿”、“山字牌”、“明兴”、“王老吉” 、“何济公”等广东省著名商标14件,“群星”、 “BYS” 等广州市著名商标25件,是广州著名商标的“大户”。
广药集团专业人才多
广药集团职工总人数近20000人,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31.06%,广药集团还培养和引进了一批技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涵盖了医药科研、生产、质量、工程等多个技术领域,在中药、西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等的技术开发方面拥有一大批优秀人才。
广药集团紧紧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集团核心竞争力和做大做强的目标,全面进行内部资源整合,不断完善治理结构,合理配置和优化资源,加强企业管理,激活创新机制等相互联系的关键环节,促进了集团的发展。
广药集团拥有现代化的生产厂房,先进的工艺技术和一流的生产设备,全部获得GMP认证,部分产品已获得欧美的FDA、TGA认证。商业企业均通过了国家的GSP认证。
广药集团作为中国华南地区最大的药品生产基地,建立和健全了严格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可生产片剂、泡腾片、丸剂、注射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软胶囊等20多种剂型的中西药产品。
从1999年开始,广药集团大规模实施ERP等先进的信息化管理,不断增强对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整体监控能力,大大提高了企业运营的效率和质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广州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财务监督平台,通过该平台开展企业运营监督、个案审计、效绩评价等多项工作,大大提高了政府的监督能力和决策效率。
2012年3月王老吉商标仲裁结果延期了,然而广药集团与香港鸿道集团旗下加多宝的较量却逐渐升温。昨日,为了强化红罐王老吉的市场号召力,加多宝PEP瓶王老吉在今年初已经进入全部主要城市终端市场。同时,广药集团大健康产业授权的新品王老吉龟苓膏和金罐绞股蓝也开始上市铺货。
2012年4月备受瞩目的王老吉事件又有新进展,日前,鸿道集团加多宝正式发布声明称,加多宝出品的红罐王老吉凉茶已全面启用新包装,“目的是使广大消费者正确识别加多宝出品的正宗凉茶,保护正宗凉茶的单一性与纯正性,从而保护和推动凉茶文化的健康发展。”加多宝副总裁称,“启用新包装是力图立足‘正宗’,矢志不渝传承和弘扬凉茶文化。”
2012年5月广药集团旗下的广州药业和白云山A异常强势,昨日两只股票双双涨停,最近6个交易日以来,广州药业涨了29%。而广州药业昨晚披露信息显示,鸿道(集团)将被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这意味着广药集团终于将“王老吉”商标收入囊中。
2012年6月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有限公司撤销仲裁结果的申请已于5月17日由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立案。若按照正常程序,法院将于立案后的两个月内作出结果,也就是说,最晚到7月17日北京中院就会对是否撤销仲裁作出最后裁决。广州市国资委对广药集团运作红罐王老吉充满信心!
2012年7月10日,广药集团召开媒体沟通会,宣布起诉鸿道集团、加多宝公司,向其侵犯了王老吉知名商品装潢权采取法律诉讼,并表示以获立案。自此,王老吉品牌的争夺焦点,由商标转向了产品装潢。而王老吉红罐装潢,又将归属何方?“王老吉”红罐装潢权成为此番争夺重点。
2012年8月旷日持久的“王老吉”商标争夺战又生波澜,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广药集团已收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日期为2012年7月31日的商标许可协议争议案仲裁通知,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已就其与广药集团于2003年签订的《商标授权协议》所引起的争议提出仲裁申请。据介绍,此次仲裁围绕的争议是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与广药集团于2003年5月2日签订的《商标许可协议》,该协议约定鸿道集团获独家许可使用“王老吉”商标,有效期至2013年1月19日。
近日,加多宝起诉广药“红罐”包装侵权案还在进行激烈的斗争,8月7日,广药集团又收到新的仲裁通知,律师分析,新仲裁结果可能会被拖至明年4月。
对于红罐凉茶大战,将会是一场比拼投入的持久战。早就有媒体报道称,今年4月份加多宝广告投入就高达4亿,而这也仅仅是一个月的广告投放。而其在奥运期间以及中国好声音节目上的投入,恐怕也是天文数字。广药光是在宣传上就*到了绝境。
品牌推广:无底洞似的消耗战
作为上市公司,广药是要对股东和投资者负责的。公司是否要加大投入,还要看其能否为股东和投资者带来收益。而面对仅仅是宣传就已经算得上一场无底洞似的消耗战,广药做好决死一拼的准备了吗?更不说还有大笔的生产以及渠道建设等投入。
在即将到来的十一销售旺季中,广药王老吉能否和加多宝上演对决?在过去经销商、分销商、终端店的利益体系大都被加多宝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而自身产能不足短板劣势也随时可能爆发,都让广药的股东和投资者产生强烈的质疑。
股东和投资者耐心底线
品牌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企业花费许多的精力和资金,而留给广药的时间却不太多了。
实际上,在广药获得王老吉品牌权之前,其股价已经出现飙升。2011年11月广州药业的股价为10.8元,而到今年7月广药的股价已经攀升到33.76元,飙涨了212%。很明显,广药股价的上涨已经提前反映了王老吉注入预期。
与此同时,目前广药的H股股价仅为15.76港元,低于A股股价。如果今年王老吉给广药的贡献仅仅是增收不增利,那么现在的股价就有溢价成分了。届时,股东和投资者还有多少耐心留给广药就难以预料了。
2012年9月19日,广药集团正式将王老吉的商标委托给广州药业行使。而当天本应是就广药重组系列议案进行表决而召开的股东大会,却成了投资者对凉茶运营的质疑和出谋划策大会。收回“王老吉”商标权后仍纷争不断,目前的市场表现也未达股东预期,广药能否让消费者继续喝王老吉败火,目前形势看不容乐观。
广药加多宝4个月激战:从渠道打到街头
投资者急切的心情主要基于经营王老吉的销售数据远不及预期:上半年广州药业营业收入为34.98亿元,净利2.17亿元,同比增长20.86%;而广州药业旗下的王老吉药业上半年收入13.41亿元,净利润1.03亿元,同比仅增长0.78%。
从5月12日仲裁裁决广药收回王老吉商标以来,广药就与加多宝展开激烈地凉茶商战。甚至双方销售员工已经把战火烧到了街头,有人进局子,有人被毁容。
加多宝先是借助奥运会宣传,然后又冠名《中国好声音》……一时之间,终端尽是加多宝。而战争另一方广药则显得黯然许多,赢了仲裁,终端却鲜见王老吉,于是国企反应慢的质疑声四起。目前无论是市场渠道占领、铺货量,还是品牌营销或是广告投入上,广药都处于下风。
广药得到商标 生产能力营销经验短缺
和唯冠一样,广药光守着一个商标,是无法将其树立成品牌的。就像那句“你只得到了她的人,却无法得到她的心”。
目前广药王老吉还极其缺乏生产基地和代工商,生产方面有极大的短板。虽然广药一直对外宣称已经与多家食品生产企业、原料和包材供应企业签订生产合作协议,但一排排货架上满是加多宝,绝不能仅仅归结为其对渠道的把控。
渠道只是墙头草,哪个产品销路好、哪个产品更赚钱就卖谁。因此渠道还不是最致命的。但如果你的货源跟不上,就等于是把销售阵地拱手相让。
广药目前还极度缺乏对快速消费产品品牌营销的经验和能力,这不是随随便便招来3000名相关员工就可以摆平的,(否则百事可乐早就和可口可乐并驾齐驱了),这是需要长时间精细化的管理沉淀的。同时,作为国企而言,在充分的市场化竞争中能否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形势,广药并不占优势。
2011年4月,广药向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请,5月,王老吉商标案立案。
2012年5月11日,广药发布公告,称广药集团在5月11日收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书,《“王老吉”商标许可补充协议》和《关于“王老吉”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补充协议》被裁决无效,裁决加多宝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
2012年5月16日,加多宝召开媒体说明会首次回应商标案。
2012年5月21日,广药召开媒体说明会,宣布将于6月初向市场推出红罐王老吉。
2012年5月25日,广药发布“郑重声明”,称加多宝仍在市场销售“红罐王老吉”,此举构成侵权。
2012年5月27日,加多宝发表声明,称鸿道集团对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做出的有关“王老吉商标权”裁决不服,于2012年5月17日向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提出了撤销该裁决的申请。
2012年7月4日,广药集团两家代理律师事务所在媒体沟通会上正式宣布,针对市面上存在的大量有“王老吉”字样的非广药集团授权生产的凉茶,广药集团全面启动法律诉讼程序进行维权,目前加多宝公司和侵权王老吉凉茶的销售商已经被广药集团告上法庭,并获得立案受理。
广药王老吉商标完胜
在拿回王老吉商标使用权后,广药昨日高调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加多宝此前对外公布的“神秘合同”涉嫌伪造。广药集团称,加多宝出示的“神秘合同”有多处涂改及互相矛盾的地方,他们已就这一情况向公关机关报案。
7月13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广药集团完胜王老吉商标官司。
广药加快产能建设
8月1日,广州医药集团与泰州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广药王老吉大健康公司将在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建王老吉罐装和瓶装凉茶生产基地,规划产能3.6亿罐,年产值10亿元,预计10个月内建成投产。
此前的6月下旬,广药红罐王老吉与统一、银鹭、惠尔康等30多家食品生产企业、原料和包材供应企业签署了代工协议,这意味着收回王老吉商标后的广药正在加快产能建设,逐渐从委托加工转向加工与自产相结合。
广药集团总经理李楚源昨日表示,未来除华东地区以外,广药集团还将在华北、西北、中南、西南等多个区域建立生产基地。
王老吉大健康董事长吴长海则透露,6月初红罐王老吉刚推出,6月底代工厂大增之后,7月的产量已是6月的10倍,8月份将继续提高,预计今年总产值能达到30亿元。
而对于近期市场上关于红罐王老吉铺货缓慢、疑渠道受阻的传闻,吴长海则表示,除西藏等个别省份外,其他省份已开始铺货,预计8月上旬覆盖到全国。
吴长海还透露,2012年红罐王老吉预计能完成25亿元以上的销售收入。按计划,6~7月销售额为1.78亿元,8月为4.54亿元,9月为5.68亿元,10~12月各为4.54亿元。
广药王老吉砸数亿下单央视和芒果台 对抗加多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