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张茅
张茅履新卫生部党组书记的当天,老家山东巨野县的一个论坛上就有人发帖表示自豪,而且有人跟帖说张茅乃是从巨野县走出去的著名报人张铁夫之子,而张铁夫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赫赫有名的“马铁丁”之一。
2月11日在卫生部干部大会上,中组部副部长李建华如此评价张茅说。“为人正派、朴实,敢于直言,有开拓创新精神。”此时,坐在其身侧的张茅则面色平静淡然。而早在2月6日他的前任高强于卸任前夕笑称自己在卫生部的6年“脑细胞已经耗尽”,接过“医改接力棒”的张茅自然明了这副担子的重量。
1954年出生的张茅起步于北京市玻璃总厂,1998年1月任北京市副市长,因其40多岁的年龄而被媒体视为北京政坛的新生代,其后在整顿“黑车”、“黑出租”宰客活动中,为掌握第一手材料,他先后五次暗访“黑出租”市场,其行政风格之泼辣可见一斑。2003年5月北京“非典”肆虐,张茅被任命为北京市防治非典联合工作小组医疗组组长,首次在自己的从政履历中触及医疗卫生领域。似乎是命中注定,这次“天意的安排”不想却为他今后操刀医改埋下了“伏笔”。
2006年6月,张茅由北京市副市长转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恰逢此时全国范围的医改大讨论,他所分管的社会发展司正是参与医改方案起草、制定的职能部门,于是张茅遂以国家发改委参与医改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亲执“新医改牛耳”。
现年55岁的张茅,在一些国家发改委人士的心目中,是一位出镜率较高的实干派人士,尽管没有医学专业背景,但最近几年一直活跃于相关领域,“在掌控卫生领域全局上,已经积累丰厚经验。”张茅在参与新医改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多次到河南新乡、安徽芜湖、江西九江等地就医改进行调研。同时有专家认为他身上所具备的国家发改委的经历,也能够使他在利益错综复杂的医改中更加从容。
新医改在未来3年预计投入8500亿元,要实现建立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目标。无疑山东人张茅站在了一道坡陡路险的高坎儿前,如何发力新医改将成为他必须面对必须解答的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