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和关闭分公司的传闻在让直销“好孩子”雅芳在新年伊始吸引了不少媒体的聚光灯。伴随着组织结构调整,雅芳启动了在中国市场的第四次战略转型。这一次,新任高管从原先的“回归全直销”,直接过渡到了“加强零售”,这意味着,这家全球直销巨头与其最为擅长的直销业务渐行渐远。 惜——销售惨淡 专卖店早已“四不像” 四川雅柏丽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尹波,是中国第一批雅芳经销商,从1995年做直销员到开出成都第一家专卖店,他追随了雅芳十多年,见证了雅芳的兴衰。据他介绍,曾几何时,他手下有一大帮人专做雅芳专卖店业务,高峰时期一起开了40家店,专卖店甚至开到了西藏拉萨。“在当年成本不高的情况下,每个店平均的月销都在10万元以上,好的店甚至超过20万元。”尹波说,当时他的团队以可观的经营规模蝉联了好几年的全国冠军。正是赶上了雅芳的好光景,他赢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然而,对比当下,直销业务全然取消,他仅留有成都一家位置并不起眼的专卖店。尹波坦言自己这几年都没再插手这块业务,投入也很少,就交给几个人专门搭理。“有一定的品牌感情在,能这么坚持着就够了,”他认为,赚不了钱,只能悠着点做,即便总体是亏损的,能维持住店内几个员工的工资就足矣。 与之类似,山西运城百合化妆品公司总经理贾云岗也是1996年时加入的较早一批雅芳经销商。目前仍然拥有10家店的贾云岗直言做得辛苦:“从2008年起,每家店中,雅芳只有一两万的销售额,店内不得不搭卖其他化妆品,才勉强收支平衡。”6折拿货看似比直销扣点低,而成本之下也难以为继。 其实对于类似贾云岗这种“四不像”的雅芳专卖店,雅芳公司也曾表示干涉,但终究抵不过店主求生存的需求。贾云岗认为,所有问题都归结为雅芳公司政策的“变来变去”。 有业内人士称,雅芳对外宣称的6000家零售店,现存不多,且多数为形象,而无业绩。直销和专卖店双渠道之间一直存在竞争关系,导致雅芳产品价格不断下压,专卖店利润极低,只能靠低价扩大销量获得总部补贴。而2010年雅芳将专卖店的补贴收回,随即大量店面因无法维持而*关闭。 关键词: 雅芳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
对于雅芳又一次的战略转型,不仅业界质疑声音不断,更有雅芳“骨灰级”经销商向CBO记者直言,“内部管理专业化程度不高,公司高层政策稳定性不强、对中国市场特点认知不深”的“三不”雅芳此次新调整也“不太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