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地区流传甚广的“3260”项目,竟然是个庞大的传销组织。近日,在东北地区横行5年之久的传销组织终于被绳之以法。自2017年来,该组织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3260项目”为名,拉人入伙,收取会费,发展会员5万多人,涉案金额上亿元。其主要发展对象为中老年人,骗取中老年人的养老钱。
这到底是怎样的传销组织,竟然能骗到这么多人呢?
打着“扶贫”幌子做传销
先来解释下所谓的“3260”项目。“3”的含义即东三省,“2”的含义为2年时间,“60”的含义为翻60倍。意思是让东三省的经济在2年内翻60倍。目标达成后,所有会员均可以实现月薪50万元,子女直接进入政府机关担任领导职务。即使目标没有完成,会员每成功邀请一名下线进入“中华人际网”也可返利420元。
而这一切,只需要交纳3260元会员费及100元网迁费就可以入会,成为会员。
目前,该案件已经结案,传销组织的传销手段和范围也浮出水面。
自2017年8月份以来,被告人罗某霞、曹某安、周某卡、马某民、陈某梅、肖某琼、傅某辉经人介绍加入传销组织,该传销组织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3260项目”为名,先后从吉林省辽源市,迁网至吉林省松原市、辽宁省盘锦市,并在上述三省市内开展传销活动。
要求每人交纳3260元会员费及100元网迁费获得会员资格,投资分红、精准扶贫项目拉人入伙、发展下线。
该传销组织系假借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政方针,将该组织伪装为受国家政策支持的一个民间投资组织,虚构该组织享有国家在振兴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优惠经济政策,通过“三商法”组建消费群体,以消费返利模式让参与者迅速暴富,达到中产阶级。
发展会员5万多人,涉案金额上亿
该组织有严格的层级制度,按照会员(E)、推广员(D)、培训员(C)、代理员(B)、代理商(A)“五级”方式对加入传销人员进行管理,以发展成员数量作为级别晋升、计酬或返利的依据,并以级别晋升后提取奖金为诱饵,诱使他人加入。并向会员承诺两年之后,享受国家在东北三省国有企业的分红和股份。
会员发展2个下线,就可以晋升推广员,推广员再发展13个下线,就可以晋升培训员,培训员发展80个下线,则可以晋升代理员,代理员发展490个下线,就可以晋升代理商。任一下线发展人员,其上线均可根据比例获取金额不等的直销奖、育成奖、差额奖等。每发展一名新会员加入,依据层级所获取的奖励由54元至420元不等。
经鉴定,截至2019年6月27日案发,该团伙已发展下线人数5万多人,涉案金额上亿元,该团伙成员身份均为代理商。其中仅罗某霞就发展下线85层,14386人,涉案金额48336960元。
被骗下线多为中老年人
值得注意的是,该案被骗的多数为老年人,很多人自始至终都不认为该组织为传销组织。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罗某霞、曹某安、周某卡、马某民、陈某梅、肖某琼、傅某辉组织、领导“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3260项目”传销组织,以推销商品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获取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和社会秩序,情节严重,其行为均已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该传销组织的组织者、领导者,被判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至五年不等的刑罚,并分别被处以罚金5至20万元不等罚金。
而传销组织之所以盯上老年人,正是因为他们判断,老年人对互联网知识掌握得少,同时又缺乏子女的陪伴,渴望社会交往。犯罪团伙利用他们的这些特点吸引他们,然后通过“洗脑”,让他们去口口相传发展会员,对踊跃的参与者冠以职称,并给与较小的回报,来达到吸引他们继续投资,骗取财物的目的。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