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38个国际志愿者日,也被称为“国际志愿人员日”。1985年12月17日,第四十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86年起,每年的12月5日为“国际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志愿人员日”(International Volunteer Day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简称:国际志愿人员日)。其目的是敦促各国政府通过庆祝活动唤起更多的人以志愿者的身份从事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
志愿服务精神
2001国际志愿者年启动仪式上,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指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
【奉献】:指恭敬地交付、呈献,即不求回报地付出。奉献精神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志愿者在不计报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权的情况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活动,这些都体现着高尚的奉献精神。
【友爱】:志愿服务精神提倡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这便是友爱精神。志愿者之爱跨越了国界、职业和贫富差距,是没有文化差异,没有民族之分,不论高低贵贱的平等之爱,它让社会充满阳光般的温暖。【互助】:志愿服务包含着深刻的互助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那些处于困难和危机中的人们。志愿服务者以“互助”精神唤醒了许多人内心的仁爱和慈善,使他们付出所余,持之以恒地真心奉献。【进步】:进步精神是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在志愿活动中无处不体现着“进步”的精神,正是这一精神使人们甘心付出,追求社会和谐之境的实现。
日益壮大的志愿者队伍
图片来源:中国志愿服务网
(chinavolunteer.mca.gov.cn)
根据国家民政部下属的中国志愿服务网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实名注册的志愿者总数达到了2.33亿人,志愿者队伍总数达到135万,志愿项目总数达到1144万,志愿服务时间总数达到53.26亿小时。
和治友德爱心志愿行动
和治友德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仁”,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道德境界,秉承仁爱之心、责任之心、感恩之心,以优秀的企业品德护航企业发展,以公益慈善的大爱行动回报社会。
值此国际志愿人员日到来之际,和治友德向广大和治友德家人和爱心志愿伙伴致以亲切的问候,并倡议大家持续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参与公益爱心志愿行动,向需要帮助的人们奉献我们的爱与温暖,让世界因为我们的付出而更加美好!
关键词: 和治友德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