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披着“资本运作”合法外衣的传销组织,辗转广西、安徽,致使4000人上当受骗,不到两年时间,吸纳资金额逾千万。11月22日上午,这起公安部挂牌督办的特大组织领导传销案件在合肥市包河区法院公开庭审,56名骨干成员当天集体受审。
*参与押解 律师逾40人
22日上午庭审前, 56名被告人被统一押解至包河区法院,由于被告人众多,除了法警,记者看到*官兵也参与人员押解与安保工作。法庭上,逾40名辩护律师分坐在4排座位。当56名被告人被带进法庭时,坐在旁听席的被告人*属纷纷站了起来,还有的家人哭着大声呼喊被告人的名字。
披着合法的外衣,编织着“一夜暴富”的神话,套取惊人的金钱。据了解,要想加入“资本运作”组织,必须缴纳3800元购买一股“股份”,才有资格发展下线,组织分为五个级别,级别越高所拿“提成”也就越多。
传销组织等级森严、分工明确
据检察机关指控,2007年5月,陈志愿经人介绍,在广西南宁加入一名为“资本运作”又称“连锁经营”的传销组织。该传销组织以纯虚拟的份额作为“产品”,通过广泛发展人员购买份额,建立起“五级三晋制”的上下级网络关系,由其上线人员对所购份额按比例逐级瓜分。“资本运作”分为五个等级:业务员、业务组长、主任、经理、老总(高级经理)。老总以上,根据业绩与能力,又分为三个层级:工资累计达100万元以上者可提名为体系负责人、工资收入累计达200-300万元以上者可提名为体系负责人、工资收入累计达1000万元以上者可提名为行业负责人。行业规定,新成员每购买一份,其线上的三代以内老总每人均可获得500元工资,三代以外的老总则瓜分“公积金和税款”。
正是打着所谓“纯资本运作模式”的幌子,这一组织慢慢将其弟弟陈志敏等人拉拢进来,形成陈氏兄弟为首的等级森严、管理严密的传销组织。
据了解,在组织内部,不同的级别有不同的分工,其中设有教育委员会、自律委员会、秘书,分别专门负责给刚入门的人洗脑、培训;管理传销人员的记录,让他们之间不能相互交流;负责起草组织的规章制度以及开会的议程。还有专门“会计”制作工资表,统计每个人的业务量。
“洗脑”成为发展成员的秘诀
被告人供述,该组织于2007年在广西成立,到了2009年形成了多个独立体系。由于当地打击传销行动致使他们“*转移”至合肥,遍布合肥市区各个居民区,人数也由当初的几百人发展至4000人,层级多达25层。
为了能够牢牢掌握这么多的传销人员,体系负责人扮演着重要角色。一般独立体系负责人主要负责每月定期组织召开体系负责人会议,开会总结和研究解决一个月以来各分支体系的情况和问题,宣布体系的处罚措施和处罚决定,商议、核定个体系内有资格上老总的新人员名单,组织老总在国内四处学习、培训等。
据了解,被“蛊惑”至传销组织的人员多为成员的亲戚、朋友、同学等。这些人被骗来后,会有传销头目负责给新成员“洗脑”。一般“洗脑”的时间为7天。经过7天的“洗脑”后,多数人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话,死心塌地地加入组织,再发展新的下线。
五星级酒店商讨“转型”时被查
2010年10月,迫于国家打击非法传销的严厉态势,陈志愿与另一“资本运作”传销组织的独立体系负责人廖怀宇商议,打算将二人领导的传销组织,在不改变既有运行模式和网络体系的情况下,与合法的直销公司“联营”,企图在合法形式之下,继续秘密从事“资本运作”。骗取非法利益。今年1月11日,以陈志愿、陈志敏为首的19名骨干人员还在合肥市滨湖新区的一家五星级酒店召开会议,商讨“对策”时,被公安一举查获。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