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会议营销转向大众营销
晨讯传媒媒体事业部总经理胡军分析指出,发展初期,直销行业停留在“抢地盘”阶段,企业忙着渠道建设和基础建设,少有目光关注行业外的天地,这一时期内地的大部分直销企业,无论实力还是观念都处于成长阶段,有限的钱能做的事情自然有限。最近两三年,一批成长起来的直销企业实力越来越雄厚,因此“曝光率”越来越高。业内人士于集表示,随着国家批准拿牌直销企业的逐渐增多,直销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经营需要寻求新的发展元素来捕获消费者的“注意力”,树立企业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因此直销企业在品牌传播方面各出奇招。
“以往直销企业的盈利和运作主要来自于会议营销,宣传上也更多局限于被直销从业者认知了解,但企业要把业绩做大,最终还是要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形成强大的社会消费网络。”一位业内人士如此指出。世界华人直销协会秘书长禹路也表示,目前大多数直销企业真正赚的是开会的钱,这种运作模式很难让企业业绩有大的突破,而大众知名度很高的安利业绩“有47.5%来自消费网”。
有资深业内人士指出,对直销企业而言,广告只是营销的辅助手段,品牌形象的塑造才是其主要目的,因此其广告更加强调概念性和覆盖面广,这也直接导致选择电视、广播节目进行冠名的直销企业数量不断攀升。对此现象,著名直销专家胡远江表示:“虽然目前行业内存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并存的企业,但这依然能够反映出整个行业的综合发展进程,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电视、广播栏目由直销企业冠名,甚至广告的主力军也会成为直销企业。”
业界提醒
直销企业打造品牌要量体裁衣
早年大多数直销企业的品牌宣传倾向于业界专业媒体,因为当时渠道建设对企业发展非常重要,后来逐渐将目光投向大众媒体,说明企业在实力增长的同时,发展道路也更加宽阔。“这样的发展机遇造就直销行业主流化发展进程愈加明显,这对整个行业的品牌形象有好处”,资深媒体人士吴培伦提醒,直销企业一定要认清自己的发展阶段,清晰定位企业的品牌,即便对同一性质的载体也需“量体裁衣”。
从目前情况来看,几家直销企业在对电视、广播栏目冠名时的靶向性还是比较准确的,于集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产品与节目的关联性、节目覆盖区域与产品市场的吻合、市场的互动与线上广告事件的配合,这三条是企业广告投放的“金科玉律”,直销企业“初来乍到”,更应注意。
有业内人士指出,事实上,除了大家熟悉的安利,一些民族直销企业数年前也开始有这方面的举动,只是在消费者心中没有留下太多烙印。原因主要有:第一、鉴于中国特殊的经营环境和行业敏感性,许多直销企业在品牌传播策略中行事比较低调,重口碑传播而不重品牌打造;第二、高昂的代言费用和宣传费用会增加企业运作成本;第三、面对日益严峻的媒体公众环境,直销企业公关能力普遍不足,使得企业在品牌打造发展中望而却步。
记者看市
政企合作或为直销提供新契机
据国信证券最近的一份统计数据表明,多个省份都在奋力寻找企业投资。而提供创业机会、税收大户的直销企业,备受政府相关部门青睐。直销企业每年多场的大规模旅游研讨会,不仅为财政带来了收入,更活跃了地方经济。为此各地旅游局在自己权利范围不吝提供各种便利,这种现象不仅在国内,甚至国外都如此。比如7月底,富迪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0名经销商齐聚云南,举行了为期5天5夜的“踏歌而行 追梦之旅2013富迪营销精英云南旅游(002059,股吧)研讨会”,研讨会强调“环保、绿色、自然、健康”,大力倡导绿色公益旅游。
事实上,政府谋求政企合作,主动伸出橄榄枝,例如合作开发、项目建投等等,这不仅有助于直销企业快速和政府建立良好关系,更可以低成本完成市场布局。无论是政府、工商税务、协会机构等等,都可以为企业提供资源或资本。以美罗国际为例,早在2006年,大连美罗国际积极开始申牌拿牌,一直没有进展。2010年6月12日,该公司与辽源经济开发区签订药业总部及生产基地建设协议,投资20亿元,将公司旗下的生物科技、保健品、健康产业板块及部分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引入辽源经济开发区,建设药业总部及生产基地,在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下,2013年,大连美罗国际变身吉林美罗国际顺利拿得直销牌照。
政府官员需要政绩,企业追求利润,两者并不冲突,双方通过合作还可以实现共赢局面。据了解,安利、完美等直销企业曾因纳税等方面贡献突出,获得政府相关部分的嘉奖,康婷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各种优惠措施……据记者了解,天狮、三生、隆力奇等众多直销企业座落在当地的产业园或经济开发区,享受着各种政府提供的优惠。而未来地方政府和直销企业间的合作交流,在双方的意愿下将更加加强,跨省、跨区域访问交流现象频繁。
关键词: 直销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