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利及人”,典出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争座位帖》:“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大意是:一个人,自己要想谋取利益,必须把给别人带来好处放在首位,自己才能得到稳定、持久的利益。这种经营理念,与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做人主张一脉相承;这不仅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也是人类的普世价值观,更是人们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
说起这四个字,还颇有一段来历。
上世纪60年代,一次偶然的机会,现任李锦记集团主席李文达先生,在台湾遇见一个专门研究字画的老人,俩人一见如故,老人把自己珍藏多年的一幅颜真卿字画送给了李文达先生。字幅中阐述了待人接物、教育子女、工作生活以及理想追求等方面的道理。其中一句 “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让李文达先生深有感触。
他认为,“作事惟思利及人”这句话与家族的经商之道非常契合,因此便将“思利及人”四字单独装裱起来挂在办公室。从此,“思利及人”就成为了表述李锦记价值观念的核心词汇,如今,“思利及人”的条幅同样挂在无限极董事长李惠森先生办公室的墙上。
“无论做人做事、搞好家庭还是办企业都需要‘思利及人’,也就是说,只要想谋利,就一定要首先站在对方的立场为对方着想,这样才可能长久。”这就是李文达先生对“思利及人”通俗而朴素的诠释。
人活着总是希望为自己争取利益,这是没错的。然而非常奇妙的是,这个利益不会自己走来。它的获得是有条件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一样,当你给别人带来好处的时候,你自己才能得“利”,这就是“思利及人”。思利及人包括换位思考、关注对方感受和直升机思维三个要素。
造福社会的原则,要求将造福社会的目标作为愿景,这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有意义;
务实诚信的原则,要求有一套标准来要求自己,以使我们赢得他人的信任;
永远创业的原则,要求有一股持续的动力,以使我们激情不断地创造新的生活。
从这些原则出发,在行为上坚持九个法则:使命——让生命有意义;借力——使生活更轻松;创新——为成功加速;自律——做最好的自己;专心——汇聚能量;诚信——赢得信赖;学习——使人进步;平衡——才能走远;系统——让成功持续。通过这些行为能够使三大原则得到实践,让原则成为成就一生的路标。
故事一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马来西亚有一家工厂生产蚝油,商标图案影射我们的熊 猫牌图案,在马来西亚18家超市销售。这是典型的冒牌侵权行为。我们在马来西亚 打了很久的官司,最后法庭判对方工厂连同18家超市一起赔钱。官司打赢的时候, 这个工厂已经不存在了,18家超市的赔款我们一分钱都没有收,我们换位思考,为 18家超市着想,建议他们卖李锦记的产品,并将这笔赔款当作我们产品的市场推广费用。超市先是很意外,后来是很感激,拼命卖李锦记的产品,结果,市场销量大 增,我们与超市还有当地的市民都从中得到了好处。宁愿亏损,有钱不收,旨在长远。“思利及人”是为了让双方都能够长期获益。将 赔款转化为推广费用,消费者得到实惠,经销商得到好处,我们也赢得了市场。
我之所以能够这样做,这种价值观来源于我父亲和祖父的身体力行。
故事二
祖父的故事:每年烧掉赊账单。19世纪末期,为逃避当地恶势力的追杀,祖父和他的母亲,乘小船逃难到珠 海南水,开起了茶寮,供出海打鱼人饮食闲聊。有很多人来吃喝。有些人来吃喝是 赊账的,待打鱼回来卖了鱼再还账。这与当时的环境有关系,打鱼的人,生活艰难 ,用鱼换钱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很不容易。茶寮不大,生意也不大,但我祖父每年 过年时都会将这一年的赊账单烧毁。我父亲经常讲这个故事,并且转述我祖父的原话不再让赊账单成为下一代的负担。